——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寄語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引發委員強烈反響
□記者 李榮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我國高等農林教育大有可為。”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對涉農高校辦學方向提出要求,對廣大師生予以勉勵和期望,為我國涉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的回信寄語在省政協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總書記的深切寄語催人奮進,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書記的回信振奮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振奮人心,讓人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農業的情懷,對廣大師生的勉勵和期望。”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保軍表示,要做好農業工作,就必須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強農興農使命。
張保軍說,立德既要立自德,又要立人德。立自德就要加強自我修養,重點在善、儉、為上下功夫。立人德就要以己教人,自己率先做好,引導身邊的人一同做好。樹人既要內樹,也要外樹。內樹就是老師要把自己的人格魅力樹起來,成為正向代表;外樹就是以老師優良品格引導學生正向健康發展。
“我要圍繞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以決策咨詢、服務生產為己任,多深入田間地頭,進一步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共同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糧食豐收。”張保軍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政協委員,要凸顯專業特點,重點關注糧食產業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對渉農院校在培育英才、不斷創新、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這是對全體涉農教師的鼓勵和鞭策,更是殷切的期望。”省政協委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藥物與化工學院院長劉玉鳳表示,作為一名涉農院校教師,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劉玉鳳認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提升自身素質的重大意義,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圍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劉玉鳳說,要拓寬教師文化視野,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劉玉鳳表示,“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為涉農高校如何辦學、如何培養農科的時代新人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起興農報國的使命,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為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矢志奮斗。
要下好優勢產業“關鍵棋”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的殷殷囑托,道出了我們農業人的心聲。”因長期工作在農業生產一線,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首席專家趙政陽表示,看完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的回信,自己倍感溫暖。
作為一名蘋果專家,趙政陽已經在白水縣蘋果試驗示范基地駐點工作了13年。“中國農業要發展,就要真真正正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他認為,要利用科技助推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下好發展當地特色優勢產業“關鍵棋”。
當今,世界蘋果產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陜西也將面臨著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如何提高陜西蘋果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力?趙政陽表示,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要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選擇在最適合的地方種植蘋果,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蘋果。
結合肩負的履職使命,趙政陽表示,要認真履行好政協委員的職責,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發揮好專業特長,為陜西蘋果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貢獻力量。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