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改革的春潮

2019-10-04 11:26:46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開啟了偉大的實踐征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陜西全面駛入改革開放新航程。...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農村中的集體、個體、私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 胡迪生攝

  陜西日報記者 王向華

  歷史的走向,總是雋永深長。

  40多年前,發端于小崗村的“大包干”成為改革開放一聲春雷,釋放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初始動力。

  在小崗村農民按紅手印的那個冬天,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開啟了偉大的實踐征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陜西全面駛入改革開放新航程。

  冰河解封,大地開化。

  1979年9月,地處漢中以南30公里巴山腹地的南鄭縣(現南鄭區)紅廟鎮鐵匠街生產大隊也曾有過像安徽鳳陽小崗村一樣的“秘密分田、包產到戶”的壯舉。時任鐵匠街生產大隊隊長李云山說,當時為了讓鐵匠街生產大隊150多口人今后都有飯吃,想著把全隊的旱地和一部分邊角水田集中起來,按每戶人口多少平均分給大家,然后各家自主耕種,想種啥種啥,勞動成果歸各家所有。這年秋冬,家家戶戶的地種得都特別好。鐵匠街生產大隊的“秘密分田”,為陜南乃至整個陜西的“包產到戶”走出了第一步。

  陜西改革從農村起步,向城市延伸。農民工進城、個體戶、企業承包經營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對外開放等重大舉措不斷推出……

  改革之初,為了激發國企活力,中央開始對國企進行“放權讓利”的改革。陜西在1978年恢復企業基金制度的基礎上,于1979年在47個國營工業企業中進行以利潤留成為主要內容的企業自主權試點,1980年把試點擴大到123個工業企業。1982年后陜西開始推行企業承包制。1984年4月又決定進一步放權,使企業在生產經營計劃、產品銷售、產品價格、物資選購、資金使用、資產處置、機構設置、人事勞動管理、工資獎金、聯合經營10個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權,初步改變了企業只按國家計劃生產,不關心市場需求,不關心盈虧的經濟觀念。一部分企業開始活了起來。

  1985年3月,陜西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簡政放權、搞活國營工業企業的十四項政策規定》,進一步擴權、讓利,改善搞活企業的外部條件。接著又采取利改稅等措施,使全民所有制企業一般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產供銷自主權、用人權和內部分配權,企業的競爭意識、投入產出觀念、開拓進取精神有所增強。在積極創造搞活企業外部條件的同時,陜西積極探索,試行廠長負責制,改革分配制度,并改革干部、勞動制度和管理機構。

  與此同時,陜西把積極發展城鎮集體、個體經濟作為擴大就業門路的重要措施來抓,并加快發展縣辦工業和鄉鎮企業,以公有制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發展并存的新格局開始形成,這對搞活經濟、繁榮市場、擴大就業和方便群眾生活起到了一定作用。

  海燕電視機生產流水線。 劉一攝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之下,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大辦鄉鎮企業的熱潮。1988年9月,省政府作出《關于表彰郭建民等一百名農民企業家的決定》,授予100名鄉鎮企業優秀廠長、經理“陜西省農民企業家”稱號,評比表彰了20名從事鄉鎮企業工作多年,為發展鄉鎮企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地、縣鄉鎮企業局局長。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陜西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在這一時期,陜西國防工業民品制造取得突破性進展,軍轉民屢創佳績,本土品牌蜚聲省內外,涌現出大批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消費品品牌。如曾經風靡全國的“黃河”牌電視機。同一時期,“如意”“海燕”電視也先后出現。幾乎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陜西電視機年產量始終居全國第一。這一階段,陜西電視機有“黃河”“海燕”“如意”,冰箱有“長嶺”,洗衣機有“雙鷗”,摩托車有“渭陽”,這些軍品轉為民用的杰出代表在當時風靡全國。除了以軍轉民為代表的家用電器外,西鳳酒、秦嶺牌冰花保溫瓶等在全國也享有一定聲譽。

  當時一臺18英寸彩電出廠價1350元左右,市場售價漲到2700元。即便這樣,彩電在市場上幾乎買不到。在“如意”廠當過17年計劃處處長的王長民回憶,當時人們為了等一臺彩電,婚期都可以推后,連放在庫房里的壞電視機都被人盯上,“我們告訴人家電視是壞的,人家非抱走不可,說先抱回去,到時再修都行。”

  到1986年,陜西工商、商商、工貿聯合經營迅速發展起來。西安民生百貨商店與全國十大城市的13家國營百貨商店,組成了全國最早的商業聯合體——貿聯會。在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網點中,有證個體戶比1979年增長80倍,集體單位增長57%。個體商業在社會零售額中所占比重由0.1%提高到10.1%,經營非?;钴S,品種繁多,群眾高興,市場繁榮。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距離西安市鐘樓不遠的騾馬市已初具規模,成為享譽西北地區的服裝街。“一日三市”的盛況讓現在的老西安人念念不忘:大清早賣早點,油條、餛飩、包子等小吃應有盡有;到了9點,早攤點開始撤離,服裝門面開門營業,一天人流量能達到10萬人次;晚上8點以后,街道中間就會擺出一排貨攤,賣發卡、化妝品等時尚小玩意。騾馬市成了西北地區時尚的風向標,這條街道上,貴夫人女裝、金利來褲行以及各種精美發飾、皮包,頗受時尚男女們青睞。

  西安市東大街騾馬市見證了西安第一批個體戶的誕生。 魯冬生攝

  那時,國家已經取消了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豐富了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老百姓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那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糧票都有盈余。

  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西安市民胡秋蟬說:“不用糧票確實比之前方便多了,而且買東西也不限量,人們不用再為吃不飽發愁了。”物資短缺和緊張,已經成為老百姓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永遠留在了那個年代。

  這一時期,深化改革在陜西大地廣泛興起,得到各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禮泉縣袁家村被譽為農村社會主義改革的一面旗幟;西北國棉一廠以改革推動企業騰飛,收入連年增長,人均實現利稅1984年為2895元,1988年為4978元,4年提高了71.95%;陜西機床廠從實際出發,以改革為動力,由一個虧損單位發展為利稅大戶,198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2億元,比1980年增長11倍;西安民生百貨商店,轉換企業機制,擴大橫向聯合,開拓經營領域,探索產權制度改革,構想股份制新路,改革10年,企業年銷售額平均以19.3%的速度增長,年實現利稅以14.4%的幅度上升;國營長嶺機器廠通過改革機構、明確責任,轉移戰略、保軍轉民,改變模式、面向市場,經濟效益逐年提高,1987年產值上億元、利稅上千萬元,比1986年翻一番,1988年國營長嶺機器廠利稅又比1987年翻一番。

  10多年的改革開放,陜西相繼圓滿完成了“六五”“七五”計劃,為經濟社會的再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1990年起,陜西實施的“八五”計劃,繼續深化改革,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建設第二個戰略目標奮進。

  春天來了,一個充滿希望與變化的時代開始了。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陜西 改革開放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富阳市| 宁河县| 日照市| 高陵县| 金阳县| 漾濞| 泾阳县| 深州市| 廉江市| 六安市| 宁化县| 棋牌| 林州市| 游戏| 丹凤县| 湖州市| 措美县| 保定市| 马龙县| 都安| 霍林郭勒市| 五河县| 黔江区| 灵武市| 崇信县| 沙湾县| 胶州市| 义乌市| 丰镇市| 泰宁县| 北京市| 庆城县| 怀化市| 大宁县| 巍山| 淮安市| 华池县| 塔河县| 五华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