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省扶貧辦主任文引學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多方努力,陜西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592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77.5萬人,減貧514.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1.4%下降到3.18%,下降18.22個百分點。
2017年我省4個縣實現“摘帽”,2018年23個縣“摘帽”,2019年計劃剩余的2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56.5萬人脫貧。
我省是全國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我省的有3個,全省107個縣、區中,96個有扶貧任務、56個是貧困縣。在脫貧攻堅中,我省充分發揮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作用,共選派駐村工作隊員3.38萬名。目前,全省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達標,全面實行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完成建檔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16.75萬戶,培育就業扶貧基地1059家,扶持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66.4萬人,在貧困村開發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共安置9.6萬貧困勞動力就業。
今年以來,我省堅持目標標準,貫徹精準方略,集中力量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扎實開展“三比一提升”行動,推動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共向深度貧困縣安排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2.2億元,較上年增長39.3%。同時,加大老區轉移支付資金規模,今年投入資金64.28億元,較上年增加21.2%。(實習記者 趙婧)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