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楊凌農高會期間將舉行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以“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邀請農業農村部領導,“三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解讀政策,同時邀請全國鄉村振興先進典型地區部分縣市長和村鎮負責人分享經驗。屆時,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十佳小康村——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將現身說法、分享經驗,解讀鄉村振興的“魯家村模式”。
浙江吉安“魯家村模式”為鄉村振興豎起了旗幟,打造了樣板。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下鄉村振興中的“魯家村模式”。
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位于安吉縣城東北部,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結合村域實際,今年以來,魯家村秉持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牽頭成立安吉鄉村產業促進會,向全國輸出“魯家村模式”,建立美麗鄉村建設交流平臺,共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全國首批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首批國家級星創天地、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十佳小康村……
魯家村的榮譽是新時代新農村發展的最好注腳,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生動寫照。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中國美麗鄉村新樣板,躍然眼前。
近年來,魯家村以“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將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獨特魅力呈現給世人。
那么,魯家村的家庭農場集群模式,究竟是如何打造的?這樣的模式到底有何獨特之處?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到什么呢?
高標準頂層設計。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家庭農場,魯家村出資300萬元,聘請高端專業團隊,按照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規劃設計。先期設置的18個家庭農場,則根據區域功能劃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積、風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個核心農場,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農場錯落有致分布在四周。18家農場分別以野山茶、特種野山羊、蔬菜果園、綠化苗木、藥材等產業為主,沒有一家重復,這是魯家村家庭農場的特色。此外還設計了一條4.5公里的環村觀光線,將分散的農場串點成線,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完善的組織架構。魯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農場”的組織運營模式,與安吉浙北靈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靈峰旅游有限公司魯家分公司,前者負責串聯游客接待場所、交通系統、風情街、18個家庭農場等主要場所,后者利用多年經驗和客源做好營銷宣傳。后來又成立了安吉鄉土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為魯家村民、村干部、創業者、就業者提供鄉村旅游方面的培訓。三家公司均由魯家村集體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合理的利益分配。魯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機制,由村集體、旅游公司、家庭農場主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利益分配,村民再從村集體中享受分紅,使得村集體、旅游公司、家庭農場主和村民都能從中獲得相應的收益,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
家庭農場集群,是鄉村振興最鮮明的特點,也是魯家村發展最寶貴的經驗,對實現我國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魯家村的發展啟示
啟示一:運用當下新型合作方式---眾籌。借助社會化的力量,突破了資金、人才的瓶頸,實現了資源資產資金的聚合。
啟示二:魯家村重點解決了規劃的統一性和定位的差異化的問題。美麗鄉村,規劃先行。早在2013年魯家村就啟動了發展藍圖的設計,18家農場的雛形已經躍然紙上。
啟示三:生態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贏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魯家村注重生態圈的建設,18家農場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圍,分布著村民自主經營的農家樂、民宿、農副產品,為農場提供配套服務。此外,村里還統一修建了游客服務中心、風情街、10公里綠道和4.5公里村莊鐵軌等設施,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樣化的選擇。在營銷推廣層面,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進行統一宣傳;在人才培養層面,成立了鄉土職業培訓公司。這些力量為入駐的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經驗豐富,意猶未盡,更多精彩將在第26屆農高會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上,為您揭曉,敬請期待!( 記者 行波)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