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冒充老師在家長群里收取“資料費” 長安區一小學5名家長被騙
冒充老師在家長群里收取386元“資料費” 5名新生家長被騙
“要不是有家長在班級QQ群里提醒可能是騙子,我估計也會把資料費轉給那個‘老師’。”學生家長王蕾(化名)心有余悸地說。
家長:要不是晚看了一會兒群消息 估計也會被騙
王蕾的女兒在位于西安市長安區一小學上一年級,今年9月開學后,班主任建了一個班級QQ群用來通知消息、與家長交流溝通,群里共有90多人,除了5位老師,剩下的都是學生家長。
11月10日下午,王蕾午休后看到班級群里突然彈出很多消息,最新的一條消息是,有家長提醒大家不要被騙。“我往前翻看聊天記錄才看到,11月10日中午1點多,有個人冒充班主任在群里通知要收取300多元的資料費,還把收款二維碼發到了群里,然后就有家長將轉賬成功的截圖發到了群里。”王蕾說,班主任隨后立即發消息說并沒有要求收費,讓大家不要相信,然后其他家長也提醒大家小心被騙。
王蕾說,事情發生后她才聯想到前幾天發生的一件讓她不解的事。
“班級群是開學建的,家長都在那段時間加進了群里,但11月8號晚上,班級群里突然新進來了一個學生家長,我當時還納悶為啥這會兒會有人進群,但那人進群后一直沒說話,我也就沒在意,沒想到隔了一天就在群里騙錢。”王蕾說,騙子被班主任和家長識破后主動退了群,從騙子要求交資料費到退群一共不到兩小時。“現在的家長都很信任老師,要不是我晚看了一會兒群消息,騙子已經被識破,估計我也會立馬轉錢。”
班主任:學期中途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新生家長易被騙
11月15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王蕾家中,在班級QQ群的聊天記錄里看到,11月10日中午12時許,有位群名稱為“1493333299”的人發消息說,通知所有家長交下半學期新增的語文數學資料費386元(其中語文185元,數學185元,復印費16元),收到的家長需把截圖發到群里。隨后,此人還發送了微信收款二維碼,記者掃描后彈出“收款方存在違規行為,請勿向對方付款”的提醒。
需要交費的通知發出后不久,就有家長將轉賬成功的截圖發到了群里,對方回復“收到”后,班主任立馬發消息說:“我沒發收費,不要信!”這時,家長才反應過來讓交錢的并不是班主任,而是騙子。
之后,班級群里有家長發消息道歉稱,“騙子”申請加入班級群時備注的是“小陳媽媽”,她以為是學生家長就同意其進群,并表示愿意承擔責任。
記者發現,“騙子”在群里的備注并沒有改為“班主任”或“某某老師”,只是一串數字,而且頭像也與真正班主任的頭像不同,騙錢的說辭也較低劣,這個學期還未結束,下學期的資料費怎會現在收取?那么,為什么有家長被騙呢。
15日中午,記者聯系到王蕾女兒班級的班主任,她說,學校目前只有她們班出現了此類事件,其他班未發現,班里有5名家長被騙,有家長已報警。
“除了開學時交的學費,學校從來不收其他任何費用,但因為這些學生今年是一年級剛入校,家長不懂學校的事情,可能容易被騙。事情發生后,全校的班主任都立即在班級群里通知,學校中途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并提醒家長,但凡牽扯到與金錢有關的交易,一定要留個心眼,謹防詐騙。”
目前,有家長已經報警,警方已介入調查。
>>案例延展:近期全國多地都發生類似案件 騙術均為收取“資料費”
10月21日,江蘇太倉市公安局接到某高級中學高一某班的老師報案稱:有人冒充其身份,在班級QQ群內發布關于“收取300元資料費”的通知,并附了微信收款二維碼,之后陸續有13名學生家長進行了掃碼轉賬,共計損失3900元。案發后,太倉市公安局立即組織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成功串并了全國同類型案件50余起,11月7日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作案手機10余部。
10月28日晚上10點多,在甘肅酒泉市一所中學班級微信群里,和班主任陳老師同樣姓名、頭像的賬號在微信群里發布了一個消息,說期中考試要交資料費150元,希望家長在群里發紅包方便統計。陳老師聽到微信不斷響起的信息提示音發現情況不對,并在群里告知家長們不能發紅包。但騙子已收取了不少家長的紅包,并退出了班級群。經統計,共有22名家長被騙,損失金額合計3300元。
11月,南京某高中的一個QQ家長群里,20多位家長被“征收學習資料復印費”騙走一萬多元。經查,兩個騙子QQ號未經邀請和同意而是利用非法手段潛入家長群,一個冒充班主任一個冒充學生家長配合付款,目前警方已經對此事立案偵查。
11月4日,青海西寧市某中學初中一年級班主任黎某到西寧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報警稱:2019年11月4日,有人在家長QQ群內冒充自己的頭像和群內名稱(語文—黎老師),發布了一條消息:“各位家長,學校要交450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資料費用,麻煩各位家長配合交到學校的微信二維碼。”黎某發現該虛假消息時已有16位家長受騙,累計被騙人民幣7200元。
11月5日,學生家長錢某到常州市薛家派出所報警稱:“老師”在家長QQ群里發信息說要交季度學習資料費等費用,共428元,并發了一個二維碼的圖片。出于對“老師”的信任,班級群里陸陸續續有多名家長掃碼支付并截圖發在群里。隨后,真正的老師發消息,稱自己才下課,對收取學習資料費的事情完全不知情,這才讓這位假“老師”露出原形。
>>警方提醒:不要急于轉賬 一定要多方確認核實身份信息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11月13日,寶雞市反詐中心發布緊急預警表示,近日,有犯罪嫌疑人復制老師頭像和網名,混入寶雞市多個小學班級家長群內,以新增資料費為名,要求家長掃碼支付不等金額。目前已有多名家長上當受騙,屬地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警方提醒:家長應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妥善記錄學校、老師的準確聯系方式,收到不明來源的要求“繳費”、“轉賬”信息通知時,要聯系學生本人、校方、老師等,多方面確認核實,不要急于轉賬,以確保財物安全;一旦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留存并及時向公安機關提供騙子資金賬號等信息資料,以便公安機關開展止付挽損和案件偵查工作。
15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聯系到寶雞反詐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接到多起此類型案件的報警電話,寶雞公安高新分局等部門已展開調查,具體案情不便透露。近日,安康市公安局漢濱分局也曾發布這類騙局預警。
隨后,記者在“西安反電信網絡詐騙”公眾號上查到,11月14日上午該公眾號分享了一篇名為《緊急預警:所有班主任和學生家長請注意,騙子已潛入各個班級群瘋狂行騙!》的文章,文章中例舉了多起冒充老師收費的詐騙案例,并提醒老師和學生家長務必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請各班主任迅速對本班級的QQ群、微信群成員身份進行核查,對身份存疑的盡快清除出群。請各班主任啟動入群驗證功能,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班級QQ群、微信群。
第二:如遇班主任在群內收費情況,請學生家長先核查群內是否有兩個班主任頭像(微信、QQ頭像和昵稱是可以隨時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確定是騙子。學生家長還可以通過向學校或班主任直接打電話、發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學回來后再確認繳費事宜,避免被騙。
華商報記者 田睿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