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廳:將印發《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五年行動計劃》
核心提示
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常委、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李侃社提交了《對“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的幾點建議》的提案,建議我省要跳出具體的景區規劃、設計和建設事務,做好全域旅游頂層設計,真正在水、陸、空全空間上實現“全域旅游”。12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印發《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各市、各重點縣、各部門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記者 李榮
12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任宗哲在通報2019年陜西全域旅游發展情況時表示,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為全省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預計2019年,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7.07億人次,同比增長12.2%;旅游總收入7200億元,同比增長20.11%。
從手機看到這條新聞消息,省政協常委、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李侃社感到很振奮。全域旅游與身為大學老師的李侃社有何交集?這還得從一件提案說起。
在民革陜西省委會,李侃社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文化與旅游委員會主任。2018年,他參加民革陜西省委會“全面推進陜西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專題調研,先后到西安、商洛、漢中等地了解實際情況,重點了解當地文化旅游資源的發掘保護與開發利用情況,以及我省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舉措,特別是2017年8月印發了《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實施方案》,全面指導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同年8月4日,在第三屆全域旅游推進會暨“人文陜西”推介會上,國家旅游局宣布陜西、貴州等5省新增為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單位。
“調研中,我們發現陜西的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已經全面起步,也積累了可供借鑒的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李侃社說,陜西全域旅游頂層設計水平還不高,重景區開發和場館建設,輕系統謀劃布局,頂層設計缺乏首創性,景區雷同,品牌戰略意識不足,缺乏區域間的協調性;全域全民參與旅游、共建共享旅游氛圍尚未形成,片面追求門票收入賺快錢的經營理念還未完全突破;營銷模式單一,旅游服務品質不高,缺乏旅游管理與服務精準性,缺乏特色、品牌旅游紀念品和旅游“隨手禮”。
他認為,我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已有兩年,省內各地區占有資源不同,但在推進各具特色全域旅游發展實踐中還面臨諸多具體問題。
在今年省兩會上,李侃社在《對“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的幾點建議》的提案中建議,陜西要跳出具體的景區規劃、設計和建設事務,做好全域旅游頂層設計,真正在水、陸、空全空間上實現“全域旅游”;要與“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充分調動當地老百姓的積極性,實現勞動脫貧;要制訂《全域旅游市場營銷計劃》,重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宣傳模式,制定旅游全產業鏈投資優惠政策,挖掘文化內涵,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消費體驗附加值。
在12月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任宗哲介紹了我省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的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通過召開全省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座談會,檢查指導寶雞、漢中等17個國家全域旅游創建市(縣),驗收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宣傳推廣全域旅游目的地等一系列工作舉措,扎實推進全域旅游建設,臨潼、華陰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各市(縣)把全域旅游作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通過召開推進會、建立任務臺賬、督導落實責任來重點推進,寶雞、渭南、漢中、韓城等市成立全域旅游創建專辦,西安、寶雞、延安、漢中、商洛等市把全域旅游作為重要指標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省上總抓、市(縣)主戰、部門協同、梯次推進”的創建格局進一步健全。全省12個市、56個縣成立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明歷表示,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籌備召開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印發《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各市、各重點縣、各部門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強化對標檢查,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按照時間表,擇優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薦達標單位;推出一批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聯合宣傳營銷;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咨詢體系和標識體系建設,提高“廁所革命”質量;突出創新改革,在體制機制、交通建設、環境建設、旅游扶貧、宣傳推廣等方面強化創新示范。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