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記者 張梅
12月18日一大早,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所長秋黎鳳一行,就來到在咸陽高新區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咸陽)現場。跟他們一樣,提前到達現場的還有北京瑪達恒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倪遠一行。
雙方都對下午舉辦的“相親”大會期待已久,希望在正式見面前多溝通了解。當天下午,以“創新驅動發展·挑戰成就價值”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咸陽)在咸陽高新區管委會舉辦。當日的比賽分為現場比拼和現場對接。根據計劃,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和北京瑪達恒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將在下午的現場對接會上正式見面。
中國創新挑戰賽是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和北京瑪達恒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紅娘”。中國創新挑戰賽(陜西賽區)是由科技部指導,各地市人民政府主辦,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廳和各地市科技局聯合承辦的國家級賽事。大賽依據本地區產業發展現狀,以陜西重點行業為切入點,針對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中所產生的需求,通過“挑戰”“比拼”競爭擇優的方式,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技術解決方案,從而幫助企業解決在核心技術研發、工藝流程改進以及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今年7月30日,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陜西賽區)啟動儀式暨技術需求發布會在咸陽高新區舉辦。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咸陽市圍繞全市電子信息、新材料、先進制造、現代農業四個領域對外發布企業技術需求102項,面向全國征集高價值解決方案。
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是原紡織部在全國最早成立的科研機構之一,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2001年轉制為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紡織器材類產品研發。“我們希望研發一種能兼顧多種細紗機絡紗方式、絡筒方式和價格較低的紡紗品質追蹤系統架構和電子標簽技術,以滿足行業技術進步需要。”秋黎鳳介紹,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前期已經投入資金對部分工藝技術路線進行了嘗試性優化,但還有一些關鍵技術沒有解決,希望能得到技術支持。
倪遠介紹,自己所在的北京瑪達恒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早在幾年前就對相關技術工藝進行了預研,并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只是市場認可度如何,能否在生產中推廣應用,我們心里都沒底。通過中國創新挑戰賽,我們了解到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的技術需求,便決定來試試。”他說。
雙方一見如故,從發展前景、市場需求、技術難點、工藝流程到成本優化,進行了細致的交流,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現場對接會上,像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和北京瑪達恒力機電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一對一”洽談并不多,更多的是“一對多”洽談。其中,咸陽虹微新興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提出的“W-OLED技術的研發”收獲了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大學梁啟超團隊3家單位提出的技術方案。3家單位上臺“打擂”,現場對決。
“通過大賽的平臺,行業專家和大數據分析,可以對解決方團隊進行甄別和預判,使供需雙方能快捷、有效對接。最終與哪家團隊合作,決定權還在企業。”咸陽市科技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幾個月來,咸陽市發布的企業技術需求,有87項征集解決方案174項。“通過這種形式,企業可以快速尋找到技術支持,科研成果也可以迅速和市場對接,大大提高了技術供需方合作的效率。”他說。
幾年來,通過這樣的“挑戰”“比拼”,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與相應的科研團隊“聯姻”。201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報名參加第二屆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提出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數字化保護及展示技術研發”的技術需求。經過現場賽激烈比拼,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拔得頭籌。賽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獨家授權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團隊簽訂首期100萬元開發合同。2018年,中船重工705研究所通過參加第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與應戰的中國西電集團公司西電研究院和西安理工大學共同組建了電控與測試技術外援合作團隊,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難題,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改造。
這樣的“聯姻”不僅解了企業的燃眉之需,還帶動了地方主導產業技術創新,助推了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安康市旬陽縣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開發拐棗產品領域存在很多技術問題無法解決。2016年,該企業通過參加首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安康)與西南大學團隊合作,開展了富硒拐棗果汁活性成分及降糖機理研究。以此為契機,安康市拐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全方位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2017年,通過參加第二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安康),該企業又解決了拐棗功能活性成分穩控技術關鍵難題,為下一步安康拐棗產業發展,企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聯姻”推動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11月27日,西安薩默爾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文理學院在灃東新城協同創新港正式簽約,建立校企戰略合作,并簽訂了“下肢無人外骨骼機器人系列研發項目”合同。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該項目中創建孵化平臺,從人工智能、物聯網方面建立聯合創新實驗項目,校企雙方將互相支持、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從而實現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的深度合作。西安薩默爾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文理學院,正是通過今年10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快速“聯姻”。
“‘創新驅動發展,挑戰成就價值!’我們希望通過大賽激發社會創新潛能,形成萬眾創新、人人挑戰的創新創業新格局,幫助企業建立創新研發體系,為企業創新輸入原創性科技成果,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新動力,為社會貢獻強有力的科技創新力量!”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