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
在優化提升我省營商環境上,司法系統要做民營經濟發展的保護神和暖心人。無論國企、民企,無論企業大或者小,都要樹立平等保護的理念。
省政協委員羌薇:
“硬科技”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等高精尖科技,是全球高科技正在攻克的堡壘,是當下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的潛力股。希望我省盡快追趕東部發達城市步伐,將“硬科技”重視起來。
省政協委員張陽秋:
虛假訴訟罪早已在2015年生效,但在三年多的司法實踐中,頻發虛假證據在民事訴訟中被運用的案件,這是對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種破壞。希望法院在訴訟過程中發現虛假證據,能及時移送檢察院并提起公訴。
省政協常委高彩玲:
要讓每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不能倡導“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的悖論。而應構建全社會守法、遵法,不受網絡輿情影響的氛圍。
省政協委員肖亞珠:
西安市區內交通擁堵地段主要集中在商業集中區路段,紅綠燈設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較多穿行機動車路段。造成主城區內交通擁堵主要原因是機動車數量增長過快,且道路建設在結構和功能上無法滿足交通需要,加之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等。
省政協委員楊曉丹:
省內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制度環境,包括準入風險、合同風險、勞工風險、環境保護風險等各種風險。建議政府能為企業引進、聘請既懂國際法又熟悉國內法律的涉外律師,為化解企業的涉外法律風險“保駕護航”。
省政協委員袁京連:
建議持續改善營商環境,鞏固壯大現有上市企業基礎,大力培育發展后備上市企業,為我省實現追趕超越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有利條件。
省政協委員蘇紅英:
建議將學前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加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獎補力度,提高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加大中省補助比例。
省政協委員趙力:
民營企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政府應該出臺政策、投入資金,支持那些發展潛力大、社會信譽好、經營上規模的民營企業更好發展,對它們轉型升級、技術改進、設備更新進行補貼。從而讓該類企業生產出過硬產品,形成發展壯大的正向循環。
省政協委員徐浩:
部分委員在履職調研中,依然使用老一套模式,看到的盡是繁華,聽到的盡是頌歌。希望在今后的調研中,我們能擺脫“地方安排”,創新調研形式,深入調查走訪,搜集更多真實的社情民意,發出政協好聲音。
(趙婧 王惠玲 李欣怡 劉舒雁 郝靜 記者 李彥伶)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