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陜西各文博單位通過辦新展覽、開展公眾教育活動、網絡在線直播、年俗民俗展演、燈光展演、新春祈福、展覽下鄉、燈謎競猜、國學大講堂等920場次精彩紛呈、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向社會公眾奉獻了“春節文化大禮包”。據統計,共有1196萬人次在陜西文博單位里體驗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明,追尋文化記憶,人次同比增長11%。“博物館里過大年”成為一種新年俗、新常態、新時尚。
節日期間,陜西文博系統切實發揮自身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除各博物館外,以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古村落、社區博物館等帶動的鄉村游、民俗游成為公眾文化游一大亮點。以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國寶系列特展之西漢鎏金銅馬”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國歷史文化展”、碑林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藏名人書畫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漢陽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文物春晚”展等為代表的近百個新開放展覽,成為觀眾了解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感悟生活變遷、尋找兒時記憶的好去處。
此外,今年是陜西文博系統在春節期間推出公眾互動體驗活動最多的一年。各文博單位結合自身特色開展了一系列展示宣傳陜西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活動。以陜西自然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等為代表的科普教育活動;以榆林民俗博物館、安康博物館、渭南博物館為代表的生肖賀歲體驗活動;以延安革命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以西安城墻、大明宮遺址公園、佳縣白云山古建筑群等為代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展演和新春燈會;以韓城黨家村傳統古村落、漢中青木川古鎮、商洛漫川關古鎮、榆林高家堡古鎮等為代表的民俗和非遺體驗活動等均吸引大量觀眾參與。充實而豐富的文化禮包,讓觀眾體味到了中國優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及陜北、關中、陜南不同地域原生態的民俗味兒。(郭 青)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