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春節,網友們戲稱在各大景區被擠到“質壁分離”。陜西西安的春節也是人氣十足。兵馬俑景區雖然提供了近萬個車位,但是春節假期每天9時左右停車位就滿了。春節假期,兵馬俑景區接待游客40多萬人次。古城西安地標性建筑——鐘鼓樓在春節假期,前來參觀的游客每天都是排隊繞鼓樓半圈。白鹿倉景區中華絕技文化大廟會舉辦以來,游客每天都是摩肩接踵。大雁塔附近的交通狀況,見證了“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的熱鬧與繁華。每到傍晚華燈初上,大雁塔地鐵口人流如織。張燈結彩的現代唐人街讓西安成為“不夜城”,吸引著更多的游客來西安體驗陜西“年味兒”。
與火爆的人氣相呼應的是,熱鬧的“西安年”帶動了火爆的年俗消費。在大雁塔景區一家“西安文創年集”店里,唐風擺件、年俗文創的小物件琳瑯滿目,經營者表示,春節期間店里游客爆滿,小店每天收入不錯。據悉,今年春節,西安大雁塔、鐘樓、大明宮等熱門景區附近的酒店房間一兩個月前就預訂火爆。攜程網春節大數據顯示,西安與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一起,成為了國內酒店預訂量最高的20個春節最具人氣旅游目的地。
春節消費市場的火爆,不得不提“西安年·最中國”大型文旅活動。它所釋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中國傳統節日打造成“文化IP”,全面提升了陜西西安全域旅游品質。2018年“西安年·最中國”首次登場,吸引了近1270萬人次游客到來,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37%。今年,2019年“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為期66天,策劃了251項活動。吃傳統美食、逛廟會、賞花燈、看民俗表演,空中燈光秀、科技主題巡展、VR體驗展等創新活動形式,讓春節在傳統與時尚之間深度融合,引爆豬年年俗消費。
春節,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意味著過年回家、買年貨、見親友;對于商家來說,意味著無限商機。人們感慨,現如今,物質豐沛的年代,過年的意義被沖淡。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在春節期間恢復年俗活動。新年廟會、年俗展示、年味消費,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讓我們回到小時候最為盼望的新年。新年的喜慶見證著市井生活的溫暖回歸,而民俗回歸的新年味兒完美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突破了年齡圈層效應,實現了雅俗共賞、老少同樂。
隨著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如今的春節,消費者已不單單滿足于吃喝玩樂,精神回歸成為今年春節消費新變化。數據顯示,有意識地培育和引導居民在文化、旅游、休閑等方面消費,形成有效持續的消費熱點,將極大帶動國內消費市場轉型升級。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擴大居民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陸續出臺。這些政策措施包括增進汽車、家電熱點消費,擴大服務消費,擴展租賃住房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網上網下融合消費、個性化消費等。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消費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信心、消費欲望和消費潛力。新的一年,影響陜西人收入的事件不少:跟隨全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對贍養老人、繼續教育、子女教育等消費支出的個稅扣除,讓老陜們的腰包漸鼓;2018年11月1日起,我國降低1585個稅目的進口關稅,涵蓋了人民生產和生活所需的眾多工業品等商品,其稅率平均降幅約26%……統計顯示,2018年陜西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實現8%以上幅度的增長,陜西人新年“買買買”底氣十足。
民俗回歸的農歷新年,人們日益看到文化消費、精神消費的巨大潛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讓群眾能消費、愿意消費;全社會出實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群眾產生消費的欲望。紅紅火火開局的豬年消費市場,前景一片大好。(曉 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