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青琳 記者 原登榮 康斌
漢中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共提交503件提案資政建言,表達對建設真美漢中的熱切期盼。委員提案主要聚焦在經濟建設、民生保障和文化建設等方面。
政府擔保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漢中市政協委員趙建榮在《加強數據共享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中建議,構建基礎大數據云平臺,統一為各部門服務,用于企業及個人身份認證、失信懲戒、納稅證明等基礎信息服務。同時根據業務對數據的使用進行不同級別的授權,對敏感信息進行加密、限制訪問,制定切實有效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數據安全。
“利用政府的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以解決抵押和擔保問題,此外建議市金融辦組織專門機構及時將各級政府政策宣傳到廣大小微企業,使他們知政策、懂政策,更要教會他們用好政策,提高貸款積極性。”漢中市政協委員王保成在《多措并舉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提案中建議。
漢中市政協委員張萬春認為,創建地理標志品牌可提高相關產業水平。他表示,漢中大米品質高、口感好,應加大漢中大米品牌宣傳力度,引導和鼓勵企業重視優質米標準化基地建設,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品”,落實訂單生產,保證優質原料供應。“農技推廣部門應依托項目支持基地建設,推廣標準化生產,提高品質、產量和效益。”
讓產業成為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邵文琦委員提交的《關于推進產業發展加快脫貧攻堅步伐的建議》的提案指出,因地制宜發展一批農業特色產業,可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
邵文琦建議,按照“鎮有產業基地、村有特色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扶貧思路,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成立專業合作社,將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條上,讓產業成為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漢中市民盟《關于確保市民菜籃子安全建議》的提案認為,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把蔬菜基地建設納入民生工程,加大城郊蔬菜基地規劃建設力度,培育龍頭企業。此外還應完善檢測體系,監管農藥使用,確保源頭“凈化”。
漢中市政協委員趙紅敏銳觀察到,近年來漢中旅游人數逐年增加,解決停車難題已迫在眉睫。
“在市內景點及商業區附近建立立體停車場,既解決了停車難,也可有效利用場地。”趙紅建議,已經建好的商業樓盤在樓頂加設停車場或在附近建立立體停車場,可有效利用空間。
加快秦蜀古道申遺提升城市文化內涵
“漢中的特殊位置和環境造就了多樣的民俗文化,應建立秦巴民俗展覽館,向游客展示具有濃郁秦巴地域風情的民俗文化。”李斗委員在提案中建議,應適時舉辦“秦巴民俗文化節”,既可弘揚民俗文化,又可宣傳漢中旅游,充實旅游文化內涵。
漢中自2010年起,相繼在南鄭、洋縣、勉縣等縣區成功舉辦了九屆油菜花海旅游文化活動,節會品牌已入選“中國十大花節花會”,成為漢中最響亮、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漢中市政協委員丁濤認為,持續做大油菜花海旅游文化節品牌,對于推動漢中全域旅游建設意義重大。“建議由市農業等部門調研制訂《漢中市雙低油菜產業發展方案》,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穩定全市油菜種植面積,重點對各縣區精品觀花線路周邊的農戶或經營主給予一定良種補貼。”
漢中市政協委員郭林森帶來了《保護秦蜀古道文化遺產支持校企合作培育文化龍頭企業》的提案,建議盡快組織專家學者對漢中的秦蜀古道遺跡進行詳查并立案登記加以保護,加快申遺步伐,通過校企合作形成文獻等資料,為秦蜀古道申遺作貢獻,進一步提升漢中城市文化內涵。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