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網站近日刊載了該所高級研究員伊琳娜·科米西娜的一篇文章,題為《“銀發經濟”在中國受到特殊重視》。
文章稱,學術界存在一種觀點,認為多國出現的人口老齡化造成諸多問題,包括經濟活動人口的負擔加重,以及預算長期失衡,這最終導致經濟增速下降。對此英國牛津經濟咨詢社的專家不能茍同,相反他們認為,老齡化人口不但不是問題,還是擴大勞動力、消費和生產市場的新經濟增長資源。“銀發經濟”或“銀色經濟”這一新詞的出現并非偶然,這一概念的出現就是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解答。
文章認為,遇到類似問題的中國似乎也決定利用隨“銀發經濟”發展而出現的新機遇。關鍵在于,中國人口同樣在急劇老齡化。近些年的經濟結構優化和中國政府實行的優惠政策推動銀發經濟行業企業迅速發展。銀發市場潛力巨大,可為相關各行業打開廣闊的商機。
文章指出,一些行業的機遇顯而易見。醫藥需求將持續增長,而且也可能出現新機遇。老年產業投資者已成規模,他們將資金投入為老年消費者提供產品、服務和技術的公司。
文章稱,保險和資產管理服務在老年人中間尤其受歡迎。不過目前這種專業人士在中國還不夠多。彭博社指出,美國有621萬名金融從業者,同時有一半金融公司專攻老年客戶。中國約有527萬名金融專業人士,但面向老年人的業務并不發達。“預計,銀發經濟的最大贏家將是保健(醫療設備、藥品、遠程醫療)、美容、安全、文化、教育、娛樂、時尚、旅游、支持獨立生活的智能家居、服務型機器人技術、私人自動化交通行業和提供廣泛金融服務的銀行。”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