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寶勤
快遞業是我國新興產業之一,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越來越多的人依賴和享受快遞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快遞業綠色發展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繼全國政協聚焦“推進快遞業綠色發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后,3月28日,省政協召開“促進快遞業綠色健康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與會委員、專家圍繞快遞包裝如何減量化、包裝材料如何回收處理、快遞車輛如何更環保等所涉問題深入協商探討。可見,發展“綠色快遞”已不是一個民生小問題。
作為我省加快“三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快遞業在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改善流通、服務三農、普惠民生、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快遞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新的壓力,呈現只有“快”沒有“綠”、重“服務”輕“環保”的現狀,安全隱患多、資源消耗多、環保污染多,新型材料研發和使用少、末端包裝回收循環利用少等問題日益突出。
打造“綠色快遞”,實現快遞業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發展目標,亟待完善法規政策、健全制度機制。具體而言,一方面要推行綠色包裝,推進環保包裝使用、包裝回收利用和電子面單使用,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大可降解、可循環包裝材料的科研開發和推廣應用,對環保包裝物生產企業予以適度補貼或稅收優惠。另一方面要實行綠色運輸,加大新能源車輛購置補貼,加強充電樁建設,緩解充電樁不足對環保車輛應用的制約;推進數字環境下的快遞物流發展,給貨運無人機、無人車等創造更有利的政策空間。
快遞業是一項牽動千城百業、千家萬戶的系統工程,打造“綠色快遞”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加大監管力度,也要吸納委員專家的意見建議;既要客觀評價發展現狀和問題,也要直面應當把握的重點和難點;既要展開深入調研和協商討論,也要著眼長遠發展,堅持問題導向,拿出具有指導性、針對性的破題之策。
小小快遞業,事關大民生。打造“綠色快遞”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期待電商、快遞企業和消費者同頻共振,在增強意識、健全法規、推廣節能、加大宣傳上多點發力,方可在確保快遞業造福百姓生產生活的同時,確保我們生活的環境綠色健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