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1月10日,備受矚目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共頒發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296項。我省28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占2019年度三大獎授獎總數的9.46%。
與上年度比較,我省主持完成的通用項目增加2項,居全國第6位。我省圍繞六大產業領域,突破一批重大技術發明,產學研融合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質量再創新高。
著眼解決和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我省在航空航天與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主持完成的3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聚焦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在14項通用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中,陜西主持完成6項,分別在動力電氣、農業、航空航天、工程建設、文物保護等領域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我省參與完成的通用項目10項中,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隨著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深入實施,陜西科技獎勵工作以“提質控量”為原則,在多個領域取得可喜成績,獲獎科技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仍位居全國前列。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