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1月17日,在陜西“兩會”設置的“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黨支部書記李田利就村里在推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具體做法向媒體做了介紹。他表示,通過因地制宜施計施策,激活農村沉睡資源,董嶺村已初步實現了“山上綠色果園、山下旅游休閑”的發展目標。
李田利說,董嶺村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來推進鄉村振興。一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釋放發展活力。在2015年,因為發展需要,董嶺村率先在全省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改革后,形成了歸屬清晰、權能完整、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產權架構,盤活了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為社會資本的融入奠定了基礎。
二是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董嶺村重點抓住環境治理的“牛鼻子”、群眾參與的“命根子”及改革創新的“戲芯子”,探索出了“道德教化+制度約束+市場手段”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董嶺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等優勢,通過發展現代觀光農業、建立核桃加工廠、發展民宿經濟、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等產業,鄉村振興成效得到初步彰顯。
李田利說,通過改革,董嶺村已初步實現了“山上綠色果園、山下旅游休閑”的發展目標,根據運營需要,先后成立了五個公司,集體資產超過四千萬元,并堅持每年為村民進行分紅。
另外,設立了扶貧專項資金,建立了“產業為主+公司扶持+政策兜底”的幫扶模式,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還經常舉辦春晚、三八婦女節文藝匯演等演出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董嶺村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住建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等幾十項榮譽稱號。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