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馳援武漢,逆行中的大愛

2020-02-03 08:16:44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 致敬, 你們毅然出征 這,是一次注定要載入史冊的疫情。這,是一支注定要被人銘記的隊伍。這,是這場疫情與這支隊伍對生命的爭奪,艱難曲折,驚心動魄。
...

  致敬, 你們毅然出征

  這,是一次注定要載入史冊的疫情。

  這,是一支注定要被人銘記的隊伍。

  這,是這場疫情與這支隊伍對生命的爭奪,艱難曲折,驚心動魄。

  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我們必勝。因為——我們輸不起,我們必須勝。也因為——我們有著這樣的一支隊伍,初心如磐,意志似鐵。

  從深夜接到指令,到清晨集結出發,他們匆忙得無暇問候一聲白發蒼蒼、翹首盼歸的父母,無暇與丈夫、妻子道一聲離別,無暇輕吻一下睡夢中孩子可愛的臉頰。沒有抱怨,沒有猶疑,只為使命在肩,只為消除疾病、解人痛苦。

  “集結出發!支援武漢!”寥寥數字,字字千鈞。大年初二,帶著三秦父老的重托,迎著湖北群眾的期待,陜西省支援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隊137名隊員,踏上征程。

  連日來,在監護區、在病房里,為了患者的康復,隊員們冒著巨大風險、承受巨大的工作強度,奮戰在一線。“患者是把健康甚至生命托付給了我們,我們義不容辭!”

  連日來,隊員們幾乎斷絕了與家人的聯系,心中鐫刻的唯有救死扶傷的使命。“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把重癥病區的工作做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醫者仁心,大愛無畏。仁與愛的力量,可以消弭一切艱難險阻。

  疾風勁草,淬火成金。經受過挑戰與考驗,這支隊伍必定愈加純粹、精銳。

  致敬,你們毅然出征時的美麗背影。

  等待,你們勝利歸來時的燦爛笑容。

  最美逆行者,援鄂再出征

  “此時,我的腦海再次浮現2003年奔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時的場景,但這一次我內心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不一樣的時間、一樣的初心,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有責任、有義務挺身而出!”西安大興醫院消化病院總護士長劉維的話,道出了援鄂醫療隊員的心聲。

  劉維是陜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護理組副組長,2003年她參加過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疫情。這次,她又主動請纓參加馳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任務緊急,她來不及和還在漢中老家的12歲女兒告別。得知媽媽要去馳援湖北的消息,女兒通過微信給媽媽發了一段文字:“加油,最美逆行者!加油,白衣天使!加油,媽媽!”

  醫療隊員任福娜的愛人也是一名醫生,得知妻子要出發馳援湖北,他非常支持,今天特地來送妻子。任福娜看到愛人,一時沒忍住,淚奔了。“那邊的飯沒有家里的好吃,媽媽你也一定要按時吃飯哦!”年僅5歲的皮皮眼含淚水和媽媽張茜道別。2月1日晚,接到出發通知的張茜,立即剪去了自己飄逸的長發。

  陜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韓麗春上了去機場的車,丈夫抱著7歲的兒子站在車下送行。汽車啟動了,韓麗春拿著兒子給她畫的手工畫——“祝媽媽早日凱旋歸來!”跟孩子揮手再見,孩子趴在爸爸肩上抽泣……

  陜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一科醫生魏益群,為了方便工作,攜帶了成人紙尿褲。“防護服穿脫極不方便,這東西到那里是非常有用的。”她的不到7歲的兒子說:“我有點舍不得媽媽。但媽媽說,武漢有很多病人,需要醫生去救治。”

  陜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有一大亮點,有很多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肩負起了責任。西安大興醫院一次派出26人,成為全省所有醫院中派員最多的醫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長安醫院、西安鳳城醫院、寶雞高新醫院等民營醫院,共派出近18名醫務工作者出征武漢。

  陜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馬現倉說:“此行定當認真工作,不辱使命完成好組織交給的任務,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重托,把每一個隊員平安帶回家。”馬現倉是在出發前幾個小時,才把要去援鄂的消息告訴母親和女兒。就要出發了,17歲的女兒緊緊抱著爸爸,不舍得他離開。81歲的老母親愛憐地看著兒子:“沒有啥叮嚀的,救人呢么,不去咋行!”

  由于時間緊任務急,有些家在外地的隊員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平安啊!”“我在西安等你平安歸來!”……依依惜別,帶著大家的叮囑,不懼未知,不恐嚴寒,121名勇士出征了!

  “我的媽媽是英雄”

  2月2日,劉毓英(右二)和其他陜西赴鄂醫療隊隊員下夜班后合影。 圖片由劉毓英本人提供

  “昨晚緊急搶救了3名患者,現在這些患者已經轉危為安。”2月2日9時30分,剛剛值完夜班的劉毓英脫下沉重的隔離服。從零時到8時,剛熬過兩個夜班的她,雖有倦意,卻難掩工作的熱情。

  1月26日,長安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劉毓英隨我省援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隊“逆行”武漢。此前,在得知西安將派醫療隊出征武漢時,劉毓英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主動請纓。在發給該醫院黨委書記的微信中,劉毓英說:“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一定不負眾望,平安歸來。”

  武漢市第九醫院隔離病區的重癥監護室中,有多名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這里,就是劉毓英和其他醫務人員共同“戰斗”的戰場。

  通過安全檢查進入病區后,劉毓英熟練地為患者做生活和臨床護理——送飯送水、擦拭身體、測血壓、測血氧飽和度、輸液……不到幾個小時,防護面罩上已經全是水滴。

  “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護目鏡,行動難免有些不便,為了節省時間,我們都穿著尿不濕。”劉毓英說,“雖然身體也有不適之處,但我們都能克服。”

  10余個小時之后,戴著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鼻翼和臉頰上都被勒出印痕,嚴重處已經破皮。但他們無法等到這些痕跡消退,又得再次戴上它們重返“戰場”。劉毓英說,他們在鼻翼、臉頰貼上創可貼,能稍微減輕這樣的癥狀。

  “今天凌晨3時多,我去查房,看到一位阿姨醒著。我問她,怎么不多睡會兒?阿姨說,想家了。我就和她拉拉家常。慢慢地,她就沒有那么焦慮了。”劉毓英說,“非常時期,護理之余,給予患者希望和溫暖更加重要。沒有家屬在旁陪伴,患者的健康和信心由我們守護。”

  “往年冬季流感嚴重,劉毓英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即便是春節期間,也沒有一天是完整休息的。”長安醫院護理部主任李迎春介紹,“劉毓英不僅工作經驗豐富,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護人員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使命,我們為她感到驕傲。”

  劉毓英正在上四年級的兒子柯旭堯在日記里寫道:“望著媽媽漸漸遠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既不舍又為媽媽感到驕傲與自豪!我的媽媽是英雄,在國家發生危難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貢獻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雖然我們來自不同醫院、不同科室,但我們在同一個團隊,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陜西援鄂醫療隊隊員。大家并肩奮斗,就像一家人一樣。”工作之余,微信群里隊友們相互鼓勵、交流經驗感想,讓劉毓英感到溫暖。“我們所有人唯一的心愿就是戰勝這場疫情,為此我們將拼盡全力!”

  “這次,換我來保護大家了”

  1月30日,陜西支援湖北醫療隊危重癥1組進駐武漢市第九醫院。 陜西支援湖北醫療隊供圖

  1月30日19時許,趙楊拖著沉重的身軀回到陜西支援湖北醫療隊駐地。飯桌上一碗坨了的面條,被趙楊一掃而空。12小時之前,他所在的醫療隊危重癥1組,正式進駐武漢市第九醫院,打起了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頭陣。

  穿上防護服,進入重癥監護室,趙楊的心里咯噔了一下。重癥監護室里,患者們躺在病床上,他們身邊監護儀上的數字并不樂觀。兩名患者完全需要通過無創呼吸機支撐著,剩余的患者大多都需要高流量吸氧。

  看到患者們正在受到病痛折磨,趙楊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那時腦子里只有兩個字:救人。”趙楊說。協助患者翻身,注射腸內營養液,抽靜脈血,同時幫助患者們減輕心理壓力,做心理護理……一直忙碌到15時許,巨大的工作量讓這個身強力壯的大男孩也有些疲憊。

  “整個人已經在那樣的環境里被包裹得喘不過氣來,防護服里邊的內穿衣已經濕透了。N95口罩壓得鼻梁疼,耳朵被口罩的繩子勒得很不舒服。護目鏡下的汗水一直順著臉頰往下淌。”趙楊說,他想喝一口水,想休息會兒,但沒有穿脫防護服的時間,也舍不得多用一套一次性防護用品。

  躺在床上,趙楊翻看手機,微信朋友圈已經被疫情刷屏。他想起了遠在漢中的家人,提醒他們注意防護、保重身體。趙楊有些想家。

  想起1月26日那天,母親一邊幫他收拾行李,一邊“抱怨”的場景,趙楊在和母親的微信聊天框里,輕輕輸入幾個字:“媽,別擔心。”

  24歲的趙楊,是三二O一醫院的一名男護士,也是此次陜西省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隊里最年輕的成員。1月23日,趙楊收到支援武漢的通知。年輕人的血氣方剛讓他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定報名參加醫療隊支援武漢。

  起初,趙楊的家人并不支持他去援助武漢。“現在武漢那里太危險了,要不別去了,就待在漢中吧。在哪里不是救人呢?”趙楊母親擔心地勸阻他。

  “我去疫區為控制疫情貢獻一份力量,那樣你們的安全、家鄉的安全不也更有保障了嗎?”趙楊告訴母親自己的想法,母親沒有多說,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歸來。

  “‘非典’時期是別人保護著年幼的我們。現在,17年過去了,又一次重大疫情來了”,趙楊頓了頓,繼續說,“這次,換我來保護大家了。這也算是我志愿報名支援武漢的一個初心吧。”

  在武漢的日子里,趙楊會因為繁忙的工作失聯,但他的微信朋友圈卻沒有中斷更新。1月30日,他寫下了“盡我所能”;1月31日,他分享了歌曲《驕傲的少年》;2月1日,他轉發了文章《武漢加油,我們一起擁抱美好明天》。

  武漢加油,陜西支援湖北醫療隊里這位“驕傲的少年”和他的隊友們,會盡其所能,抗擊疫情。讓我們一起擁抱美好明天!

  張松巖在ICU的第一天

  全副武裝的張松巖。

  零點,是一個人正常的休息時間,而1月30日零點對張松巖而言,是入駐武漢市第九醫院重癥監護病區第一個夜班的開始。從零時到第二天早上8時,張松巖要和醫療隊的其他同伴共同完成病區所有病人的醫療和護理工作。

  1月30日,陜西援鄂醫療隊經過前期準備,全面接管武漢市第九醫院重癥監護病區。據陜西醫療隊重癥監護組組長、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昱介紹:“接管九院的重癥監護組共60人,分成6個小組,按醫護1∶4的比例,每個小組配2名醫生8名護士。每個小組每次工作8個小時,每4個小時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但不能離開病區,滿8個小時才能離開,去洗漱、消毒、吃飯、休息,工作強度非常大。”

  到達武漢的那一天,陜西援鄂醫療隊被安排到距離武漢市第九醫院不遠的酒店,張松巖和其他同伴顧不上路途的勞頓,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戰前培訓中,認真學習并反復練習穿脫隔離服的每一個步驟,仔細聆聽專家講授感染防控知識,努力記住每一個細節,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疫情面前不敢有一點大意。為了方便工作,張松巖毫不猶豫地把頭發剪成了“板寸”,誓要和疫情戰斗到底。

  工作強度遠比想象中大,幫助患者翻身,擦拭身體保持清潔,安撫患者焦慮情緒,這都是張松巖和同伴們需要做的工作。進入隔離病區的防護裝備有著嚴格的規范要求,穿脫是個很繁瑣的過程,需要占用大量時間。為了不上廁所,張松巖和其他同伴穿上了成人紙尿褲,不喝水,8小時工作下來衣服全部濕透,防護眼罩里布滿水汽,脫下密閉的防護服后,臉上都是被口罩勒出的道道痕跡。

  事實上,直到1月25日晚9時安康市中醫醫院為張松巖召開壯行會,他還沒告訴父母和哥哥。

  “能瞞一天是一天吧,不想讓他們擔心,等我出發了你們再發消息吧。”張松巖說。

  當醫院征求張松巖前往武漢參與救治工作意見時,張松巖僅僅思考了幾分鐘就作出了決定。壯行會上,院領導代表醫院為他送了一個行李箱,初始密碼是“120”。張松巖說:“我喜歡這個數字,代表我的職業,請領導放心,有醫院這個堅強的后盾,我一定全力以赴。”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戰勝疫情,平安歸來。”休息間隙,張松巖與同在安康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工作的妻子唐小粉在視頻電話里互道關心。稍作休息后,他又將迎接零點的夜班,奔赴“戰場”投入新一輪戰斗。

  “老公,你在疫區一線戰斗,不要擔心家里還有孩子,有我和媽,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希望早日戰勝疫情,平安歸來!”唐小粉看著視頻中鼻子被口罩壓破了的老公,心疼地叮囑道。

  (記者 張斌峰車喜韻 李妮 張權偉 陸晟)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馳援武漢 逆行中 大愛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庆云县| 开鲁县| 中超| 海淀区| 聊城市| 清远市| 南乐县| 渭南市| 林口县| 阜阳市| 乡宁县| 吉林市| 肇庆市| 南平市| 宁海县| 揭阳市| 湘潭县| 台州市| 日土县| 乐业县| 赤峰市| 永川市| 东乌珠穆沁旗| 藁城市| 潮州市| 始兴县| 长顺县| 宁安市| 涿州市| 赤壁市| 汕尾市| 通许县| 北流市| 扎鲁特旗| 高尔夫| 安多县| 合作市| 乐平市| 扶绥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