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陜西首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加油!”2月4日下午,省政府召開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隱性和輕癥感染者是未來防控難點
截至2月4日10時,陜西新增14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其中,西安市5例、寶雞市2例、咸陽市2例、漢中市1例、商洛市3例、楊凌示范區1例。陜西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2例(1例治愈出院),其中輸入性病例94例,密切接觸者42例,無明確接觸史病例6例。
“陜西省與全國、湖北省之外地區累計確診病例數的變化趨勢相符,均呈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趨于減緩。”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說,隨著時間推移,陜西累計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波及地區逐漸擴大,分布較廣,存在區域聚集性特征,各區縣病例分布呈現點狀分布特點,暫未出現縣區間的傳播,陜西省總體防控措施有效。
“在累計確診病例中,男性占比59.44%,女性占比40.56%。各年齡段病例分布以20—49歲為主。”劉峰說,陜西累計確診病例總體已進入平臺期,但個別地市的疫情發展形勢仍然嚴峻,目前傳播途徑呈現家庭聚集、朋友聚餐傳播與隱性傳播途徑并存的態勢。盡早發現隱性和輕癥感染者是未來防控的重點與難點。
“三個調整”做好疫情防控
“目前,全省10個設區市各有1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總處置能力149噸/天。”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育奎介紹,1月20日至2月3日,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989.43噸,其中各定點醫療機構產生的所有疫情醫療廢物做到當日收集、當日轉運、當日處置,共計41.06噸。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保障工作,省鐵腕治霾工作組辦公室協商調整機動車常態化限行、建筑工地施工、企業錯峰生產等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
具體為:調整機動車常態化限行措施,對承擔運輸疫情防控物資、醫療物資、生產物資、人員裝備以及運輸基本生活物資的機動車持縣級及以上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可暫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的限行規定,并相應調整社會機動車尾號常態化限行規定;調整相關建筑施工工地停止施工規定,對屬于保障疫情防控的建筑施工項目,暫停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停止施工規定;調整相關工業源限產限排規定,將生產疫情防控防護用品、藥品等企業,暫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限產限排規定,一律納入民生保障類企業進行管控。
張育奎表示,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全力抓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醫療廢水和城鎮污水處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環境應急監測等重點工作,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撐和保障。
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管控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后,省林業局全面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管控工作,下發《關于切實做好冬春季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常態化監測防控。針對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排查,經核實,我省共有竹鼠人工繁育場6處存欄603只,獾人工繁育場9處存欄277只。
“我們連續下發了兩個通知,細化對竹鼠和獾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封控隔離措施、隔離期限和工作責任。”省林業局副局長劉保華說,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現人工繁育和野外分布陸生野生動物的異常情況、未發現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或相關從業人員感染疫病情況。
為提高全社會公眾疫情防控意識,省林業局還發布實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項措施》和《保護野生動物五項倡議》,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陜西糧油市場供應穩定
“目前,我省糧食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完全能夠保障全省廣大城鄉居民口糧供應。”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王曉森介紹說,疫情發生后我省制定了應急供應執行方案,應急承儲企業實物、人員、車輛全部到位。在1月26日啟動全省糧油市場價格日監測、日報告制度,截至目前,與節前相比,面粉、大米、桶裝食用油銷售量有所增加,市場零售價格基本持平,沒有出現脫銷、斷檔現象。
在督促加工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我省組織省內龍頭加工企業提前復工,開足馬力生產。截至2月3日,全省39家開工企業累計加工成品糧油6250萬斤。目前,我省建立了完善的省市縣三級政府儲備,全省成品糧油儲備9.15萬噸,可隨時投放市場。
王曉森說,下一步,我省將加強市場巡查監管,對大型商超、應急加工企業、供應網點進行重點巡查,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糧食企業生產調度,督促糧油加工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堅決防止斷供脫銷問題的發生。(記者 李榮)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