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嵐):為了更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管理和統計工作,近日,西安浐灞生態區上線了“浐灞生態區疫情速報管理及服務平臺”。作為西安市首個依托“大數據+網格化”的科學管理平臺,該服務平臺的上線為探索城市智慧化管理做出了有益嘗試。
依托大數據 為疫情防控加上“智能鍵”
據了解,該平臺使用操作較為便捷簡單,隔離人員進入隔離區掃二維碼填寫個人信息,在隔離期間通過平臺一鍵提交其GPS位置情況(早9:00至晚上21:00期間每三小時提交一次)、一日兩次提交體溫情況,平臺就能自動統計,如出現隔離人員位置異常、體溫異常、未按時提交等狀態平臺即時向園區、社區管理人員發送短信提醒,相關負責人員就能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西安浐灞生態區給園辦工作人員做平臺上線前培訓工作 供圖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
據悉,此次疫情防控中,西安浐灞生態區恒大名都社區代管了附近10個小區,總計58003戶居民。未使用該平臺前,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要給每一位隔離人員打兩次電話,一整天下來,就要打上千個電話,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2點以后。
西安浐灞生態區疫情速報管理及服務平臺頁面
使用了該平臺后,社區很多居家隔離人員在手機上上報自己的體溫和位置,社區人工作人員對所有居民的信息和實時動態進行掌握。對于這種新型工作方式,社區黨支部書記張藝表示:“掃描二維碼,可以上報個人信息,一鍵GPS定位,體溫情況上傳,在后臺就能看到這些內容。在有效時間內提升疫情期間的管控,對于現代化的社區管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對于該平臺的上線,西安浐灞生態區規劃建設局員工蘇波表示:“截至目前,全區已有8406人使用該平臺。依托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方式,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能提高我們對隔離人員管理的效率,避免管理人員與隔離人員的當面接觸,減少交叉感染(機會),讓數據在網絡上傳遞,為基層減負。”
危機中的機遇 創新基層社會智慧化管理新方式
據悉,該平臺從研發到上線只用了短短7天的時間。事實上,網格化管理是近年來基層治理理念創新的一大體現,它將各“網格”內現存的有限信息及服務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在全面了解管理區域內人群訴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社會治理服務。
西安浐灞生態區的服務平臺不僅僅是疫情防控工作,還專門設置了隔離人員須知和心理疏導服務等功能,公布了各園區的聯系方式,便于隔離人員在有生活及其他需求時即時聯系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提供服務;以人員瀏覽手機信息加定期組織心理學專家在線實時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對隔離人員開展線上、線下心理疏導,更好地體現政務系統“離人不離心”的工作宗旨。
伴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管理智慧化已經是一種大勢所趨。通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西安浐灞生態區“大數據+網格化+人工智能”的創新形式,不但為抗擊疫情做出一份應有的貢獻,而且符合當前中國社會管理向智慧化轉型的趨勢,為未來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正如西安浐灞生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結束后,西安浐灞生態區將繼續拓展平臺功能,從智能化、動態化、實時化的角度為城市綜合化管理以及社會產業經濟分析與監測等提供助力,進而全面促進智慧化社會管理的實現。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