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在渭南市華州區瓜坡鎮北沙村麥田里,村民正在忙碌著。 記者 袁景智攝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真正的春天已經來臨。勤勞的三秦兒女撥開疫情籠罩的陰霾,在廣闊的田間地頭忙碌起來:修剪果樹、松土施肥、種植大棚、麥田除草、整理茶園……一幅優美的春耕畫卷在三秦大地徐徐展開。
“我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形勢下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全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文說,為了保證春季農業生產,省農業農村廳出臺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強化春耕備耕農資調度和儲備工作,提前預撥今年農業生產專項資金18.2億元。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我省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各市區搶抓農時,精準施策,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兩手硬”,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正在有序推進。
2月26日,華陰市岳廟街道土洛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技術員在給西瓜苗掐芽。 記者 肖曉良攝
關中春風又綠麥苗田
2月25日,西安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全托管長安區引鎮街道胡家寨村農戶的1100畝冬小麥農田里,2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在碧綠的田地里來回穿梭,進行小麥春季化學除草。
“這種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載藥量是500升,一次可打藥30畝,半小時可完成,每日作業300至400畝。截至目前,我們已經作業了2800畝。” 西安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薛強說,合作社從2月5日就開始了今年的春耕生產,主要是小麥春季化學除草、拖拉機旋耕作業、種子農藥化肥的供應。截至目前,已對大棚種植基地旋耕作業300畝,供應春播玉米種子4500余畝、化肥12噸。在做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從1月27日開始,合作社出動了6臺高效植保器械和10名工作人員,每天對2個區縣2個鄉鎮的40個村2個社區進行消毒防疫作業。
“我們春耕作業是采用全托管模式,農戶不用下地打藥。這樣,既減少了人員聚集,又保證了農田管理。”薛強說,“今年合作社與胡家寨村集體經濟組織達成協議,農戶一分錢不用掏,我們負責耕種收割,每畝小麥給村民保底700元,超過的部分,按照村民四成、合作社六成的比例分紅。”
據了解,為做好2020年春季農業生產管理,長安區農業農村局及時協調解決各街道春耕生產、農業生產資料保障供應、動物防疫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累計向經營主體發放《長安區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運輸車輛綠色通行證》110張,促進全區農業生產有序開展。全區組織3家專業隊伍,出動農業機械200余臺(套),全面開展春播、化學除草、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實施小麥化學除草75600畝,種植地膜馬鈴薯近620畝。區內40多家農資門店正常營業,其中4家開展農資配送業務,陜西長豐種業有限公司分別給長安區灤鎮、子午、引鎮等街道送去春播玉米種子3120公斤,可播種1570畝。
2月18日,在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時堡村設施果菜扶貧產業園,村民正在采摘西紅柿。記者 袁景智攝
陜北果園管理正當時
盡管時令已過了雨水,但陜北的氣候依然春寒料峭。2月23日上午,子洲縣苗家坪鎮廟岔村佛地山千畝果園基地,幾十名果農正在修剪果樹。他們戴著口罩,保持距離,單個作業,順著一排排整齊的果樹,嫻熟地將多余的枝條剪落。
“大家按照技術員要求的標準認真修剪,順便把剪下的枝條清理干凈。看這果樹的發芽情況,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還要好,以后咱村的好日子就靠這果園了。”廟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衛東說,“果樹是不會虧人的,你對它付出得越多,管護得越精細,它對你的回報就越大。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果園管理,為今年果樹豐產打好基礎。”
廟岔村全村有231戶738人,全村耕地面積3430畝,其中果園面積3000畝,山地蘋果是該村的主導產業。
“從2003年起,廟岔村就開始栽植蘋果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全村家家戶戶都有果園。”張衛東說,過去每年春節過后,廟岔村就會從洛川等地雇傭技術人員幫忙修剪果樹,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廟岔村在做好防控的同時,通過村民自助合作的方式,在縣園藝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分片區修剪。現在已經完成2200多畝的修剪工作,再過一周就可全部修剪完畢,開始施肥了。
“現在正是打理果樹的季節,其他農作物得到3月底才能耕種。我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搶抓農時,全面開展春耕備耕工作,為全年的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打好基礎。”子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延洋介紹,子洲縣今年春季規劃新建果園1萬畝,截至目前,果苗、竹竿已經落實到位,儲備果樹專用有機肥2000噸、地膜40噸;已完成1萬畝老果園的改造任務,正在對2014年以來新建的10萬畝果園進行后續管護提升。同時,為糧食、中藥材等農作物的種植做好充分的準備,已儲備玉米等糧食種子125噸、馬鈴薯種子900噸、黃芪種子15噸、化肥1700噸、農藥7噸,相關農用物資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保證春耕生產物資充足供應。
陜南茶樹青青香撲鼻
2月23日,嵐皋縣南宮山鎮桂花村硒博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茶園種植基地,十幾名群眾正在給幼茶樹鋤草。整齊的幼茶樹青蔥茁壯,在微風中吐露出鵝黃色芽苞,美不勝收。
“這是個新茶園,今年的管護至關重要,要做好兩輪修剪定型,按時澆水追肥,明年就可產茶了。”硒博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成告訴記者,該公司一共有茶園2600畝,分布在嵐皋縣兩個鎮3個村,每年光勞務工資一項就要支出200多萬元,通過土地入股、務工收入,帶動當地300多名群眾依靠茶園實現增收。
“我在這里干活每天工資110元。” 正在茶園里鋤草的桂花村村民周本笑擦了擦頭上的汗,高興地說,他去年通過在茶園務工掙了1.56萬元。
2月24日,西鄉縣堰口鎮三合村的3000多畝茶園一片蒼翠。村內的茶葉企業延賓茶業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工人們戴著口罩,認真檢查有機茶清潔化生產線,車間內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們已經從當地聯系好一批采茶人員,確保春茶采摘期間人手足、多產茶。”總經理胡彥兵說,“三合村共有茶園5000多畝,有3家茶葉企業1個合作社。大家在抓好防疫的同時,積極為春茶的采摘加工作準備。”
隨著漫山的櫻桃花次第開放,西鄉縣36萬畝茶園爭綠吐翠,遍布城鄉的315家茶葉加工企業開始備戰春茶生產,力爭在3月中下旬春茶采摘時贏得開門紅。
為了保證春茶生產順利進行,西鄉縣通知各茶葉企業提早聯系本地采茶人員,確保春茶鮮葉應采盡采,增產增收;在茶葉采摘時,按照單人包區塊錯峰采摘的辦法進行,以減少人員的密集度;加強對茶葉加工場所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和消殺工作,保持車間通風透氣,保證茶葉生產正常有序。同時,西鄉縣對30家重點企業跟蹤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確保決勝疫情防控與春茶產銷兩不誤、雙勝利。
記者 艾永華 齊卉 吳莎莎 李欣澤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