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14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陜西省2020年產業扶貧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要求持續強化主體帶貧,充分發揮產業在鞏固脫貧成果和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中的治本作用,推進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保持扶貧產業長期培育定力
決戰決勝年,打好春耕仗。我省將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對生產等情況要安排定期調度,實行動態監控和預警,統籌安排產業扶貧相關工作,全力應對疫情對產業扶貧影響;制定促春耕、促銷售、促復工等專項應對措施,加快產業扶貧項目開工,支持返鄉人才就地創業,鼓勵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提早研判關鍵風險點,強化與氣象、水利、電力、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的信息通報,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指導帶貧主體有效防控市場和自然風險,增強產業扶貧風險防范意識。
緊盯主導產業,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加大幫扶力度,高標準農田、有機肥替代、節水技術示范、輪作休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畜禽標準化養殖等產業發展項目和資金,繼續加大向貧困地區傾斜,整合資金、東西部協作等各類資金優先用于產業扶貧,保持扶貧產業長期培育定力。
加強貧困地區品牌建設
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向貧困地區傾斜
為優質農產品認證登記減免費用并優先受理、優先檢查、優先檢測、優先審核、優先頒證,指導貧困地區加強品牌建設。
強化特色農產品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支持與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郵政及當地電商的合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品營銷及消費扶貧。
在三產融合促發展方面,支持貧困地區優先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小鎮、產業強鎮、省級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引導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美麗休閑鄉村和農業精品景點路線推介向貧困地區傾斜。
《要點》將從補上基礎設施短板、培育致富帶頭人和提高服務保障水平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支持貧困群眾購買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的農機具,加大安全、適用農機技術的推廣示范,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訓力度,在貧困地區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大學生村官和“兩委干部”培訓,支持創建農村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扶持,確保具備農業發展條件和有發展意愿的搬遷戶至少有1個穩定增收的農業產業。同時結合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貧困地區人居環境整治。
深化技術幫扶機制
給予帶貧經營主體政策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將帶貧經營主體配建的保鮮冷藏、晾曬存貯、農機庫房、分揀包裝、廢棄物處理、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在項目安排、資金扶持、金融服務、示范評定、人才培養、用地用電等方面加大對帶貧主體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帶貧能力。將持續推廣全程托管、借還等貧困群眾深度參與的模式,不斷探索豐富上門服務、訂單收購、保底分紅、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村企(社)對接等將貧困群眾嵌入產業發展鏈條的利益聯結辦法。創建集體經濟示范村,推進農村產改整省試點。
深化技術幫扶機制,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鄉村人才隊伍優勢,探索政府購買服務、職業農民示范引導、吸引“土專家、田秀才”等方式,不斷拓展技術幫扶110平臺。構建防返貧機制。結合產業幫扶對象比對確認工作,強化產業扶貧監測,對產業幫扶對象開展全面排查,逐一建立主體帶貧臺賬,逐戶梳理產業發展現狀,逐項梳理評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查漏洞、補缺項。(閆 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