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2020-04-13 08:51:5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摘要]黃河,自巴顏喀拉山脈奔流而下,蜿蜒東至渤海,被大自然“雕刻”成巨大“幾”字形,成為中華大地上的獨特印記,千百萬年來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子孫。...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趙浚喆):黃河,自巴顏喀拉山脈奔流而下,蜿蜒東至渤海,被大自然“雕刻”成巨大“幾”字形,成為中華大地上的獨特印記,千百萬年來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子孫。4月10日,渭南市“保護黃河生態 弘揚黃河文化 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活動啟動,中省市主流媒體相約母親河“幾”字形“第五大彎曲”處——潼關,開啟了黃河陜西段的“走讀之旅”。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夕陽籠罩黃、洛、渭三河交匯處 供圖 潼關縣委宣傳部

  “千古名關”的大門徐徐打開,迎接采訪團的到來。采訪團在潼關博物館一眼萬年聆聽歷史回響,登臨岳瀆閣共話滄桑,款步水坡巷翻閱潼關記憶的“活檔案”,聽一聲黃河老腔咂摸黃河岸邊子民的豪邁與激昂……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采訪團成員在渭南潼關岳瀆閣合影 攝影 雷沛

  此外,采訪團成員還分別探訪了陜西金橋現代農業園、能源高科技及風電項目等駐地企業,實地感受近年來潼關堅持生態優先,加速推進經濟轉型、城鄉融合發展的嶄新變化。中共潼關縣委副書記唐嫻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潼關會做好黃河生態的守護者、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黃河文化的傳承者,走出一條富有潼關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中共潼關縣委副書記唐嫻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采訪 攝影 趙浚喆

  以綠為底 做好黃洛渭交匯處生態“守護者”

  在陜西境內,黃河從北蜿蜒南下,直抵秦嶺而東流,縱橫黃土高原和汾渭平原,渭河、洛河最終在渭南潼關匯入黃河。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的潼關縣,容納黃河、秦嶺兩大國家生態屏障,也賦予了這座“華夏金城”以更為重大的生態環保使命。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岳瀆閣視角下的黃河 攝影 劉嘉宸

  據潼關縣林業局局長張明亮介紹,近年來,潼關持續縱深推進“生態立縣”戰略,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在加快產業轉型的同時,堅持“大栽樹、大造林、大綠化”理念,實施“黃河西岸、黃渭河濕地、東大門坮塬、縣城周邊生態公園、美麗鄉村、城市道路”六大綠化工程,全力打造沿黃綠色生態長廊。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黃洛渭濕地公園 供圖 中共潼關縣委宣傳部

  此外,潼關正精準謀劃,分別從防洪、節水、修復和降霾四個方面統籌推進,全力保障縣域范圍黃洛渭治理、水資源利用、恢復生態受損及空氣質量等重點工作持續向好,做好黃、洛、渭交匯處生態“守護者”。

  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打造黃河文旅品牌“潼關樣板”

  “盤古開天辟了地,女媧來到黃河地,挖來了黃土捏娃娃……天下黃河十八彎,寧夏一彎到潼關……”4月10日,在潼關博物館,舞臺上的黃河老腔藝人鏗鏘有力的演奏,以及猛烈敲擊木凳子的潼關藝人飽滿的表現張力,讓臺下采訪團成員看得如癡如醉,直呼酣暢。洋溢著濃郁泥土芳香的黃河老腔,表達著黃河岸邊人的淳樸與豪邁,同時也在對外娓娓道出潼關古城的滄桑變遷。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黃河老腔表演 攝影 尹建慧

  沿歷史長河溯流而上,冷兵器時代的軍事關隘潼關,依托獨有的天然屏障,北臨黃河、南依群山,因“地利”自然形勝之勢,扼守關中、拱衛長安。當下和平年代,見證過無數戰火紛爭的潼關,依然靜靜地矗立黃河之畔,以其特有的關隘文化魅力,引無數游人來此憑吊懷古,一睹千古名關真容。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屹立在潼關東山之上的魁星樓 攝影 尹建慧

  除卻關隘文化,人類始祖女媧留跡于潼關黃河鐵橋畔,水坡巷作為潼關歷史演變的活檔案保留著老潼關最后的記憶與鄉愁,此外,水運文化、船工號子文化等黃河文化在積淀中愈發渾實,蘊含著巨大的文旅發展潛力。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水坡巷一角攝影 尹建慧

  基于此,潼關正圍繞黃渭河沿岸旅游產業聚集帶,深入挖掘發揚“黃河、黃金、黃土地,古城、古關、古戰場”文化潛力,優先保護,科學發展,圍繞“一城三園一街”和“十里畫廊·慢游潼關”兩大旅游體系,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游、休閑養生游、濕地風情游、關中民俗游,打造“人在路上行,身在畫中游”的黃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區、精品線路,扎實保護、傳承黃河文化,打造黃河文旅品牌“潼關樣板”,講好精彩“黃河故事”。

  走好轉型路 高質量發展成就“新潼關”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軟籽石榴果樹吐露新芽 攝影 尹建慧

  高舉“生態旗”的潼關,想要謀求高質量發展,除了要打好“旅游牌”,還要走好轉型路。

  “別小看這些軟籽石榴,它們可是‘漂洋過海’從突尼斯引進的。”陜西金橋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新軍笑著介紹道。當他得知這批石榴品種到了中國,便積極對接,并于2007年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成功引進潼關。該園區專家技術團隊通過多年復雜艱辛的試驗研究,培育出抗凍性強、適應性廣的紅寶石軟籽石榴苗木,并研究出優質高效栽植方法,制定了三個軟籽石榴市級標準。

  截至目前,該園區已經建成軟籽石榴生產基地5000余畝,育苗基地300余畝,年產優質抗凍軟籽石榴苗木150余萬株。園區掛果面積達到1500畝,預計年產量230余萬斤,產值3000萬元,苗木銷售產值預計2000余萬元。軟籽石榴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金果果”。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陜西金橋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新軍介紹軟籽石榴種植情況 攝影 尹建慧

  同時,“金果果”在脫貧攻堅方面也立了大功。據王新軍介紹,每年該園區可提供就業崗位300余人,發放勞務工資500余萬元;通過托管屯豐村61戶貧困戶小額信貸資金305萬元用于發展軟籽石榴產業;同3個村合作經營,每年按10%的比例為貧困戶分紅14.7萬元;同6個村級脫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建設石榴產業園295畝,帶動貧困戶415戶。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華潤風電項目員工正在工作 攝影 尹建慧

  在潼關,除了“金果果”引領鄉村振興的故事不斷發生,采訪團一行還聆聽了童蘇祥潼關肉夾饃已走出國門志在打造潼關小吃總部經濟的宏偉目標,以及中陜核鉬業、華潤風電、黃金產業等提升改造、升級產業、轉型發展的轉變思路。在秦嶺沿線黃金工業聚集帶,潼關嚴格落實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等要求,大力推動黃金企業升級改造,延長完善產業鏈,走生態化、綠色化、集團化發展路子;在工業園區新型工業聚集帶,突出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壯大新材料、清潔能源、尾礦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在物流港區物流產業聚集帶,充分利用“一帶一路”“三個經濟”等政策支持,謀劃做好沿黃觀光路潼關段、西潼軌道交通等項目,助力現代物流業不斷做大做強;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著力提升軟籽石榴、花椒、種鴨等現代特色農業效益,打造高品質、高口碑農產品“金字招牌”。

黃洛渭“匯”出“時代新聲”  “生態+旅游+轉型”成就高質量發展“新潼關”

  藍天白云下的千古雄關 供圖 中共潼關縣委宣傳部

  如今,飽經滄桑的千古雄關正努力高舉“生態旗”,打響“旅游牌”,走好“轉型路”,富有潼關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時代新聲”,正響徹黃、洛、渭三河交匯處上空。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渭南 黃河 文化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偃师市| 彩票| 梓潼县| 静宁县| 镇沅| 万载县| 邢台县| 炎陵县| 盐津县| 周至县| 墨玉县| 陵川县| 顺平县| 鹤庆县| 介休市| 永顺县| 金湖县| 罗平县| 广宗县| 两当县| 北川| 军事| 莲花县| 景泰县| 仙桃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广安市| 淳化县| 平泉县| 开原市| 泌阳县| 洮南市| 枣庄市| 安吉县| 封开县| 延寿县| 西畴县| 大余县| 荔浦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