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我們是一家裝備制造業企業,員工85%以上是當地人。2月15日已全部返崗,產能基本達到飽和。”“公司生產600多個品種的中藥飲片,2月14日復工至今,日產能已達到200噸。”“乾縣全縣105戶中小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隨著我省復工復產逐步推進,企業開工率和員工復崗率陸續“滿百”。同時,受疫情影響更嚴重、規模更龐大的中小企業生產現狀卻令人擔憂。
3月初,省政協開展專題調研,聚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問題,并就此與省政府有關部門座談協商,擺困難、提建議,進一步破解制約難點,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加速跑”。其中,中小企業復工難、復工慢問題備受關注。
中小企業如何穿越三個月的“生死火線”?時隔一個月,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就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問題再探究竟。
在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銘帝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新建門窗車間剛剛招進的200多名新員工已分批完成崗前培訓,還有130多個崗位正在“虛位以待”。
西安重裝銅川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液壓支架生產車間,吊車工和鉗工正通過橋梁式起重機進行配件組裝,全力以赴追趕生產進度。公司3月生產指標報表顯示,當月已完成穩增長指標。
位于乾縣工業園區的陜西華通機電制造有限公司也傳來好消息:為保證今年訂單如期保質保量交付,公司團隊正開足馬力生產,生產效益已較去年同期增長66%。
“大家還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也可以開懷暢談。”在肯定企業復工復產取得成效的同時,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姚炬還引導大家直陳“痛點”“堵點”。
“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較為復雜,首當其沖是缺錢。”陜西科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瑞婷說,公司主要生產煤礦綜采輔助運輸設備、密封產品和高壓膠管產品,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于原材料依靠進口,資金需求量大,而下游客戶多為大型國企,賬期較長,掛賬手續復雜,使得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融資難是中小企業‘老大難’問題,這次疫情又放大了缺錢的影響。”姚炬指出,目前,財政、金融等政策組合拳對于中小企業有效復工復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政府有關部門要協同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不落地就成了空頭政策。”
盼政策落地,陜西摩美得氣血和制藥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東升頗為急切。防疫期間,公司生產的雙黃連糖漿、防風通圣丸、銀翹解毒丸等產品大批用于捐贈,由于所需的雙黃連、金銀花、銀翹等藥材價格上揚、貨源難尋,目前原料已難以支持下一步生產。“財政政策明確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貼息,但中小企業可用于抵押貸款的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十分有限,在這方面是不是可以再優化流程,降低門檻。”
“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激發市民消費潛力,加速市場回暖也尤為重要。”省政協委員、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興長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出“實招”,增強市場活力,提振發展信心。
省政協委員、西安印刷包裝產業基地(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省中小企業協會名譽會長袁學武這段時間做了大量調研,從身邊眾多中小企業中梳理了復工復產、達產達能過程中的突出“癥結”。“受疫情影響,產業鏈協同能力下降,中小企業由于地位劣勢,應收賬款規模不斷擴大,這對現金流原本就不充裕的他們,有可能是致命一擊。”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賒銷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原因造成的應向購貨方或接受勞務方收取的款項,是被無償占用又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流動資產。袁學武建議,設立省級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以省屬國企、民營骨干企業為核心企業,創新融資模式和融資產品,通過核心企業的信用傳遞和賦能,輻射供應鏈所有企業,為全省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確權、分拆、流轉、融資“釋壓”,使更多中小企業獲得普惠支持。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