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白鹿原上竹篾子燈籠“守”藝人

2020-04-27 08:41:39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火葫蘆燈,刮大風,我是我舅的親外甥。”在西安白鹿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每到過年的時候,舅家都要給外甥“送燈”,“燈”與“丁”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王學坤和張淑婭在制作竹篾子燈籠

  □魏丹丹文/圖

  “火葫蘆燈,刮大風,我是我舅的親外甥。”在西安白鹿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每到過年的時候,舅家都要給外甥“送燈”,“燈”與“丁”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竹篾子燈籠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于白鹿原依山傍水,氣候涼爽,適合竹子生長,以往村民就地取材,家家戶戶都做燈籠。

  如今,市場上已經很少能見到竹篾子燈籠,白鹿原上也只有為數不多的手藝人,還依然保持著用竹子編火葫蘆燈的傳統,王學坤和張淑婭在這條路上,已經走過了60個年頭。

  “現在疫情緩解了,一些飯店陸續營業,需要燈籠烘托氣氛。家里目前總共積攢了300多個竹篾子燈籠,完全能供應得上。”77歲的張淑婭老人說。

  “我們制作的燈籠有火葫蘆燈、宮燈、星星燈、花瓶燈等等。”張淑婭介紹,在關中地區的風俗中,女兒出嫁后的第一年春節,娘家人要給女兒家送燈籠,希望女兒多子多孫。

  “我爺爺、姥爺、父親都是白鹿原上做燈籠的手藝人,竹篾子燈籠我小時候經常見。”今年80歲的王學坤從小耳濡目染,五六歲時就能自己動手做小燈籠了。“小時候一編就編一天,但也不覺得累。”

  王學坤與張淑婭成婚后,以種莊稼為生。農忙時務農,閑時他們就一起編織燈籠,拿到集市上去賣,以此補貼家用。

  “65歲以后,我們不種莊稼了,就專做燈籠。”他們夫婦二人合理分工,王學坤負責破竹、泡竹、破篾、劃篾,而分篾、編織等工序多由張淑婭完成。長年累月的編織,王學坤和張淑婭的手都結了一層厚厚的繭。“當時還算手快,一天可以做20多個燈籠,一年靠賣燈籠,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王學坤說。

  燈籠的編織工藝很復雜。一個竹篾子燈籠的制作,從破竹、劃蔑,到編織、收口、烘烤、滾漿、糊紙等,要經過十幾道手工技藝。

  “竹子的選擇很講究,每根竹子都要生長3年左右。竹皮要均勻地‘片’成四份備用,這叫劃篾。”王學坤介紹,劃篾講究眼到手到,以及嘴巴的配合。篾刀下手要穩準,用牙咬住劃開的竹篾,“嘶”的一聲,瞬間就扯出4根50厘米長的篾絲。“小時候總會劃破手,竹簽刺到肉里可疼了。現在做了幾十年了,一般不會劃到手了。”王學坤笑著說。

  編織燈籠收口最難,熟練的藝人收口均勻規整,燈籠也就圓潤飽滿,王學坤就是收口能手。張淑婭編織好燈籠后,王學坤一手抓著燈籠口固定,一手將竹片交叉捆緊,經過爐火烘烤,再用糨糊貼上紅紙,配上流蘇,一個古樸的紅燈籠就做成了。

  “每到春節前,預訂燈籠的人就特別多,有時候定金都不敢收,擔心時間緊做不出來。”王學坤說,有了一定的名聲后,富平、臨潼等地的商販也來找他們訂購燈籠。

  “我們年紀大了,動作也慢了,兩人合作,一天也只能完成五六個,所以一年365天都在做燈籠。”張淑婭說,現在并不靠賣燈籠補貼家用,只是不想讓老手藝失傳。“有商販需要燈籠時,能供得上貨就行。”

  “現在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很多老手藝人也去世了,做燈籠的一共不到10戶。”王學坤說,他們已經有六七年沒有在家過春節了,每年都要外出展示,讓更多游客看到傳統的竹篾子燈籠技藝。因為擔心這門手藝失傳,他的兒子、女兒以及孫子都開始學習做燈籠。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白鹿原 竹篾子 燈籠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川| 恭城| 泸定县| 隆林| 行唐县| 礼泉县| 三台县| 孟村| 营山县| 黄石市| 黔西| 永州市| 炉霍县| 舒城县| 双辽市| 高青县| 拉萨市| 始兴县| 双辽市| 孝昌县| 卫辉市| 东海县| 南城县| 盱眙县| 黎城县| 和林格尔县| 英吉沙县| 黔西| 绩溪县| 平邑县| 阳泉市| 西安市| 乌鲁木齐市| 建德市| 麻栗坡县| 柘城县| 凤阳县| 安泽县| 四平市| 沂水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