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到2020年底 西安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

2020-05-10 02:05:58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到2020年底,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穩定在250萬畝。...

  5月9日,西安市《進一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升糧食產能的實施意見》印發?!兑庖姟诽岢?,到2020年底,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穩定在250萬畝。到2023年,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建成高標準農田200萬畝以上,穩定保障10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實現功能區產能占全市70%以上。發展規?;洜I面積占比達到30%以上。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全市產糧大縣優質糧食比例達到30%以上。

建成200萬畝高標準糧田

實現全市2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上圖入庫

  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與建設。實現全市2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上圖入庫。制定保護制度,健全功能區資產管護機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開展糧田衛星遙感監測,防止功能區糧田“非糧化”。整合農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集中投向功能區,采取整鎮、整區縣推進的方式,力爭到2023年,在功能區建成200萬畝旱澇保收、地力提高一個等級、適合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糧田。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完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改造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打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解決“水中旱”問題。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到2023年,全市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0萬畝。

健全科技示范體系

集中打造2—3個省內領先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企業

  健全科技支撐體系。組建融合科研、教學、技術推廣專業人員的各級糧食安全專家團,開展糧食生產、加工、質量安全技術指導,集成一批綠色增效、全程機械化標準生產模式。創新服務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等第三方機構承接公益性技術推廣項目,開展應用技術推廣。

  提升現代種業科技創新能力。農業農村、科技、工信等市級部門要支持種子企業做大做強,集中打造2—3個省內領先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企業。深化商業化育種機制,以市場化、產業化育種為導向,培育一批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專用新品種,確保用種安全。

  推廣綠色生態技術。在秦嶺北麓沿山區縣,重點推廣節水補灌、抗旱鎮壓、免耕覆蓋、抗旱品種四大旱作集成技術,提高糧食穩產。在灌區重點推廣塑料管道輸水、短畦窄畦快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肥水資源利用率,實現節水20%以上。對保護性耕作、糧飼輪作的農田,適當給予財政補貼,推行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構建與資源相匹配的耕作制度。

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力爭到2023年規?;洜I面積達到150萬畝

  大力支持糧食規模化經營。鼓勵支持農業院校學生、返鄉能人、種植大戶通過流轉土地從事糧食生產;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多種方式發展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激活土地資源要素,提高土地生產力。力爭到2023年,規模化經營面積達到150萬畝,其中以小麥、玉米兩料為主發展100萬畝,實現節本增效。

  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鼓勵新建的高標準農田和復墾的集體耕地優先流向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規模經營戶。

  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加大農機研發推廣力度,研究集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智能機械。調整農機補貼導向,優先保證納入補貼范圍的糧食烘干、水稻育秧機械、山地作業機具補貼,實行敞開補貼,提高裝備水平。

推進三產融合

建立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

  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到2023年,在糧食主產區縣,建立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鼓勵適度發展糧草兼顧、農牧融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模式。擴大青貯、高賴氨酸、鮮食甜糯玉米種植面積,適度發展紫花苜蓿、黑麥草等優質牧草種植,推動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

  加強糧食產銷合作。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企業開展優質健康糧油產品研發推廣,支持馬鈴薯主食化,增加綠色優質健康糧油產品的供給。

  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建成與糧食收儲規模和保障供應要求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倉儲物流體系,全面提升糧食收儲和供應保障能力。加快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優化物流節點布局,完善基層糧食物流終端布局,形成“點線結合”的現代糧食倉儲物流網絡。

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

確保糧食安全市、區縣長責任制落到實處

  《意見》明確,各涉農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產能的責任主體,區縣長、管委會主任是第一責任人。

  強化農業保險補貼支持,做到兩大主糧作物保險全覆蓋。加強災害監測基礎能力建設,開展面向新型經營主體的“直通車”氣象服務,增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高自然災害預警能力。

  同時,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開展督導檢查。對發展糧食生產業績突出的產糧大縣、龍頭企業、種糧大戶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進行表彰獎勵;對糧食播種面積連年下降或較上年度下降幅度大于5%的涉農區縣、開發區予以通報批評。(張端 康喬娜)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糧食 播種 面積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定襄县| 溧阳市| 普兰店市| 新余市| 安西县| 滨州市| 牙克石市| 哈巴河县| 高碑店市| 右玉县| 海晏县| 宁晋县| 五指山市| 长沙县| 黄骅市| 青神县| 尤溪县| 塘沽区| 高邮市| 泸州市| 精河县| 平乡县| 鹤山市| 惠来县| 通道| 孙吴县| 新绛县| 铁岭县| 灵武市| 铜川市| 滦平县| 双柏县| 桐梓县| 河南省| 延川县| 黑龙江省| 昭平县| 通海县| 射阳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