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過去的一年,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心系國是、情牽民生,用堅實的履職腳步,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風采,交出了厚重的“委員作業”。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各界導報”開設“委員履職故事”欄目,帶大家一起追尋他們的履職腳步,傾聽他們的履職心聲。
春盡夏至,萬物生長。
這幾日,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霍學喜愈加忙碌,為提交有分量的“重頭作業”殫精竭慮。作為全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蘋果體系首席專家,他正在為農業農村部起草“十四五”全國蘋果產業規劃專題報告,字斟句酌、慎思打磨。
電商賦能農特產品
“我國蘋果主產區大多分布于丘陵溝壑地區,當地貧困發生率較高,發展蘋果產業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但驟發疫情,給蘋果產業發展增壓不小。”今年3月初,在春耕備耕關鍵時期,霍學喜帶著團隊在四川鹽源、貴州威寧、云南昭通、西藏靈芝、甘肅禮縣調研疫情對蘋果產業的影響,并通過APP動態監測各地蘋果綜合試驗站田管數據,從生產、儲藏和銷售等環節綜合分析,提出了“一攬子”對策建議。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他又實時跟蹤調研,為緩解我國蘋果出口困境積極建言。
當下,電商賦能農特產品,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但霍學喜調研發現,今年以來,通過電商平臺賣出的蘋果只占10%到11%,更多消費者青睞傳統渠道購買。“虛擬交易過程中,農產品生產標準不易控制,難以實施全程監控,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此外,霍學喜還擔憂,網購農產品過度包裝,既增加成本又造成污染,給農業綠色發展帶來隱患。
最近,霍學喜團隊正在與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對接溝通,建立完善電商行業標準規范,以期架構一套完整的行業自律制度,約束不良競爭,促進健康發展。“目前基本框架已經成形,需要就其中具體問題再做一些修正。”與此同時,一件關于推動新電商發展,重塑農產品價值鏈的提案也從這項研究中誕生,進入“精修”環節。霍學喜希望,能通過電商搭橋,真正讓生產者得實惠,消費者少代價。
科學方法助農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剩下的“硬骨頭”始終是霍學喜心頭的惦念。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提案建議加強“三區三州”地區蘋果產業扶貧力度。“這些地方海拔高,病蟲害發生率低,農藥使用少,蘋果品質較高,像四口之家的貧困戶,能種三畝優質蘋果,每畝收益六七千塊錢,就能脫貧摘帽了。”欣喜的是,這份提案已經得到農業農村部重視,將“三區三州”劃分為13個類型區,每個片區派出農業科技職能部門和蘋果技術專家“1+1”的幫扶組合,讓科技助推當地蘋果產業發展,進而帶動農戶脫貧致富。“用哪種果苗?怎么管理?如何提高防災能力?又需要怎樣的技術規范?”霍學喜說,種得好、收益高,涉及技術、管理、物流、市場等方方面面問題,科學方法“傳幫帶”至關重要。
“一方面是要靠農業技術人員帶動種植能手,再輻射更多果農掌握應用;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科研人員的培訓,為產業升級補充血液。”受疫情影響,4月之前完成9個蘋果生產偏遠片區實地調研的計劃擱淺,霍學喜只好與團隊改用線上討論方式進行,同時,國外疫情蔓延態勢也中斷了既定的國際合作項目。突發的意外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提案:“糧食安全歷來是國家安全策略的重中之重。面對疫情暴發或其他自然災害,我們將如何穩住‘糧袋子’?”基于對中儲糧集團公司中央事權糧食政策執行和中央儲備糧棉管理情況的分析,霍學喜還將圍繞“支持完善中儲糧年度考核工作”提出建議。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農為民本、本固民安。今年是霍學喜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八個年頭,“為農代言”更多了幾分信心和底氣。“農村基礎設施完善了,公共服務跟上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不斷優化,利益相關者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普遍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底線進一步筑牢,基層政權組織服務意識明顯增強,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霍學喜說,更重要的是,人心齊、信心足,農業農村發展就更具活力了。
各界導報記者 滿淑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