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一塊屏幕、一只話筒,網絡視頻采訪連通全國兩會會場內外。
5月23日19時,在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祁志峰、任芳、張義光、高潔如約做客省政協“陜靚登場”網絡視頻采訪活動,透過鏡頭與家鄉媒體記者“云端”面對面,分享參會感言,踴躍建言資政,把耳畔身邊綿延的信心和力量傳遞給三秦父老。
“穩住上億市場主體”“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高職院校擴招”“堅持生命至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諸多關鍵詞讓人心潮澎湃。委員們表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向世界發出了溫暖有力的中國聲音。盡管當下面臨風險挑戰,但只要聚焦新目標、奮力干起來,就一定能維護好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祁志峰委員:民企要創新發展,把改革放在首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出現39次,“民生”出現18次,穩就業、保民生,是應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雙重挑戰下,當前各項工作的第一要務,也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天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志峰認為,當下,陜西應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升級版”政策落地,緊緊抓住援企穩崗一系列政策,強化就業創業培訓,真正讓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今年國家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這是重大利好。”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祁志峰深切感受到這幾年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減稅降費等一系列舉措增強了民營企業獲得感。尤其是疫情暴發后,中央政府實施積極有力的財政金融政策,對沖疫情影響,幫助民營企業特別是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
祁志峰認為,民營企業要創新發展,把改革放在首位,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企業防風險能力。“比如拍賣行業,就可以創新模式,借助互聯網手段,對大宗農副產品實行線上拍賣,補齊一直以來行業以線下經營和服務為主的短板。”
任芳委員:企業健康,市場復蘇,就業前景就廣了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874萬,同比增長40萬,創歷史新高,加之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很大壓力。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京學院院長任芳注意到,為有效應對疫情下的就業季,不少高校組織了春季線上招聘會。隨著高校開學、學生返校,一些小型、專業化、多頻次線下招聘會也陸續開展,幫助推薦學生就業。“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的高職擴招,不是簡單的數字落實,而是要真真切切幫助他們提高職業技能,緩解生存壓力。因此,要采取多樣化教育形式,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如何打好穩就業“組合拳”,讓老百姓端穩“飯碗”?任芳認為,促進各行各業恢復生產是穩就業關鍵環節,要通過松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激發市場活力,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目前,各地各部門應盡快聯動落實相關政策,把‘政策大禮包’真正送到企業身邊,送到新注冊市場主體身邊,企業健康了,市場復蘇了,就業前景就廣了。”
疫情給民辦幼兒園帶來的生存危機也引起任芳關注。新的紓困政策如何破解民辦幼兒園突出問題?任芳建議,應對幼兒園日常經營所需支付的房租、水電費、燃氣費、物業費等費用給予適當優惠或減免。同時,由政府發放教師補助,減輕民辦幼兒園資金負擔,幫助民辦幼兒園穩定師資隊伍。“這對民辦幼兒園來說是雪中送炭。”
張義光委員:穩定農民工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帶著對農民工群體的持續關注,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對“六保”“六穩”工作有更多深切體會。“建筑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農民工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不僅要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還應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張義光說,在這方面,陜西建工集團已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一條路子:展開技能培訓、給予評優名額、推選各級勞模、組織大型文藝活動……在企業發展道路上,農民工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群體。“這讓他們更好地安心工作、穩定增收。”
穩定農民工就業,不僅關系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而且關系到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張義光說,陜西建工集團每年招用農民工約30萬人,其中優先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對缺乏勞動技能的貧困群眾,因人置崗,安排從事保潔、保安、綠化等工作。同時,還與農戶訂立收購協議,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幫助他們增收“摘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張義光對此期待滿滿,他說,減稅降費為企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也為擴充農民工就業崗位釋放了利好信息。“我們有信心穩定農民工就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高潔委員: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脫貧攻堅是代表、委員熱議的重點話題之一。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渭南市副市長高潔認為,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面摘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深厚的愛民情懷,體現了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
“脫貧致富一個都不能少,目前我們面對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要鞏固脫貧成果,還要繼續攻堅拔寨,任務艱巨、難度很大,但我們仍要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堅決完成。”高潔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以“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模式形成帶動效應,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時,還要激發農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扎實做好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的脫貧鞏固和防止返貧等工作,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最終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高潔還關注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她建議,陜西要持續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好抓牢惠農政策落地落實,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