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冰)記者6月9日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因疫情催生的“非接觸性消費需求”持續增加,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產地直銷、朋友圈推廣已經成為社交電商發展的新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省供銷系統已有40多個市縣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實現銷售額1630萬元。
近年來,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逐步構建起農村電子商務和流通網點相結合、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現代化流通體系,為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貢獻了供銷力量。截至2019年12月,全省已有75個縣區供銷合作社開展了農村電子商務,注冊成立電子商務企業140家,開展電商業務648家。2019年全省供銷合作系統電子商務銷售額49.46億元,占全省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17%。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把培育壯大電商龍頭企業作為重點,目前,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已擁有全資、參控股子公司38家。建設了以“供銷e家”西北倉儲物流中心倉和供銷菜鳥西北產地倉為中心,以全省重要物流節點縣的產地倉和配送倉為支點,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的“2+27”全省供銷電商倉儲物流體系,具備倉儲、檢驗、分揀、包裝、物流、配送和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功能。初步形成縣域電商公司運管、多類電商平臺融合、倉儲冷鏈物流互聯、農產品供應鏈貫通于一體的綜合性電子商務集團。2019年,陜西供銷電商集團銷售收入5.34億元,同比增長64%;匯總利潤1466萬元,同比增長60%,在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站穩了腳跟。
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乃衛介紹,2019年,陜西供銷電商集團銷售收入5.34億元,同比增長64%;匯總利潤1466萬元,同比增長60%。
依托“供銷e家”平臺,全省供銷社一年來開展“扶貧832”、電商運營、短視頻操作、直播帶貨自媒體營銷等線上線下電商培訓96場次,培訓1.8萬余人次。同時組織系統內縣域電商企業積極參與“供銷e家”線上業務,為企業提供資源通道,提供線上線下的雙向流通渠道、超市賣場集采通道、外銷出口通道等,有力地促進了縣域商品外銷。2019年在供銷e家平臺開設市、縣級館24個,在“供銷e通”上引進農產品生產和采購企業33家,進一步提高了各縣農特產品銷售量,截至目前,“供銷e家”實現線上交易總額12億元。
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巍表示,省供銷合作總社發揮系統優勢,把“扶貧832平臺”運營推動作為全系統開展脫貧攻堅的重要工作來抓。目前,全省56個貧困縣已全部入駐“扶貧832平臺”,入駐供應商332家,入駐商品數量1604種。截至4月17日,“扶貧832平臺”陜西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現銷售額1691萬元,排名居全國第二。
為推動農產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向偏遠山區、偏遠農村延伸,讓群眾享受到國家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便捷和實惠,全省供銷系統與第三方平臺開展廣泛合作,并在合陽、紫陽、大荔等10個縣開展“農村最后一公里”試點。今年1—5月份,全省供銷系統實現電子商務銷售總額25.48億元,同比增長82.56%;全系統貧困地區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3.73億元,同比增長42.27%。
針對疫情期間全省農產品滯銷的情況,供銷電商企業充分發揮組織、流通、網絡、服務優勢,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在陜西供銷電商集團等單位的帶動下,全省供銷系統采購湖北春橙、松花蛋、小龍蝦等農產品175噸,累計銷售額343萬元,簽訂意向采購合同412萬元。此外,截至4月10日,全省供銷系統累計建立市場供應點2670個,供應各類生鮮農產品11.52萬噸,生活必需品2.85萬噸,防疫類用品11.77萬件,較好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城鄉群眾的生活需求。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