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鑒往知來丨跟著總書記學抗戰史

2020-07-07 09:04:5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 2014年,習近平兩月內兩次(7月7日和9月3日)前往坐落在盧溝橋畔宛平城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1937年7月7日夜

  日軍以“搜查失蹤士兵”為由

  要求進入宛平城

  并于次日展開強攻

  中國軍隊隨即反擊

  從這一天起

  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為了等待一個黎明

  共同奮戰了8年!

  2014年,習近平兩月內兩次(7月7日和9月3日)前往坐落在盧溝橋畔宛平城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9cf85d26aefcbc7d03eb779d19aa2850.jpeg

  △北平市民羅德俊七七事變時感文

  一份手稿,濃縮著一位普通市民,面對國土淪陷的悲憤。

  北平淪陷后,市民羅德俊先生寫下自己的感慨,封在正值修繕的白塔寺的白塔中:“今年重修此塔,適值中日戰爭。(農歷)六月二十九日(8月5日),日軍即占領北京,從此戰事風云彌滿全國,飛機大炮到處轟炸,生靈涂炭,莫此為甚……”

  這張148字的手稿,濃縮著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面對國土淪陷的悲痛與迷惘。這份“白塔手書”不僅是歷史的物證,也時刻提醒著后人歷史永不能忘。

  習近平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儀式上表示: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

  2009年5月25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視察參觀。參觀中,他仔細詢問了當年南下的八路軍是否還有回鄉的,并且接見了八路軍老兵和烈士后代代表。

252a0fced5271867ecfb15cbd2ca4ab1.jpeg

  △八路軍行軍鍋

  一口行軍鍋,跟隨紅軍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又跟隨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1938年春,村民李煥蘭的丈夫發現一名八路軍戰士,滿身鮮血,懷里還抱著一口行軍鍋。他臨死前對李煥蘭的丈夫說:“這口鍋從長征到現在跟隨我好多年。過草地、煮草根皮帶,救活過戰友,我實在不忍心把它丟掉。”

  1939年10月,李煥蘭把這口鍋捐贈給駐扎在村里的八路軍。鍋身上有17個補丁,早已銹跡斑駁。

  彭德懷副總司令聽說了鍋的來歷后,說道:“這口鍋彈痕累累,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待到全國解放后,一定要把它請到博物館,讓后人知道中國的革命歷程是何等艱難,何等曲折。”

85aa3d7f55bc1f520fc95ad2531660c4.png

329161d1f2e7f8287eaf7f62696c7c7b.jpeg

  △“獨臂將軍”左齊舊照

  一張獨臂將軍的舊照,展現出八路軍為爭取民族獨立,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1938年11月18日明鋪伏擊戰中,左齊不幸右臂中彈。戰友們用褲腰帶纏緊他的右臂止血,走了三天三夜的山路,輾轉到了旅部所在地。

  昏迷中的左齊不知道傷口竟有碗口那么大,他的整個右臂都已經發黑壞死。白求恩大夫連夜給他施行了右肩關節離斷術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但左齊卻永遠地失去了他的右臂。僅僅五個月后,左齊重返戰場。

  習近平專程瞻仰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在看望八路軍老戰士代表時,習近平飽含深情地說,革命前輩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953f56c83d324e1f619d9dc121aa686e.jpeg

  △約翰·馬吉用的16毫米攝像機和4盤電影膠卷

  一臺16毫米的攝像機,記錄著一座城市的遍地屠戮。

  1912年,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來到中國,在南京的教堂傳教。1937年,日軍侵入南京后,展開了泯滅人性的大屠殺。六個星期的時間,30多萬同胞無辜受難,整個南京淪陷。

  約翰·馬吉用他的16毫米家用攝像機,借職務之便偷偷拍攝,記錄下日寇的暴行。整整4盤膠卷,每一幀都是揭露日寇罪行的有力鐵證,也是留存至今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

  2002年,約翰·馬吉的兒子從家中找到了父親當年拍攝所用的那臺16毫米攝影機,將它捐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習近平說:“令人感動的是,在南京大屠殺那些腥風血雨的日子里,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眾多國際友人也冒著風險,以各種方式保護南京民眾,并記錄下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c6acd73a0dd792617c7a40f857ea5abe.png

  八十三年前的中國滿目瘡痍

  如今山河無恙 國泰民安

  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今年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八十三周年

  也是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

  不忘歷史 不忘英雄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勠力同心奮勇向前

  央視新聞 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 聯合出品

  總監制丨楊華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趙新宇 武慧鋒

  編導丨張凱 陳漢坤

  視覺丨喻偌洢

  編輯丨孫煜祁 毛玥尹 李司麒 劉仕然 及月暉

  特別鳴謝:

  “云講國寶”參賽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中國文物報社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抗戰 盧溝橋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云梦县| 宁海县| 政和县| 达孜县| 江陵县| 高密市| 绍兴市| 白朗县| 青海省| 望城县| 江川县| 荆门市| 华阴市| 宁强县| 梁山县| 双桥区| 赤水市| 子长县| 彰化县| 太仆寺旗| 六盘水市| 洛阳市| 江津市| 绍兴县| 额敏县| 泸州市| 兴义市| 博兴县| 遂平县| 洪江市| 灵石县| 富锦市| 杭锦后旗| 科技| 西乌珠穆沁旗| 瑞金市| 泗阳县| 株洲县| 青田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