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陜西太白縣咀頭鎮拐里村海升現代莓類產業示范園內采摘高架栽培草莓(7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該示范園目前有600余畝莓類種植基地,通過入園務工、土地流轉、輻射引領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 近年來,地處秦嶺腹地的陜西省太白縣充分利用山地多、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莓類產業,形成組培育苗、大田示范、冷鏈儲運、體驗采摘等莓類產品開發全產業鏈。2020年,當地共種植藍莓、草莓、樹莓等2000余畝,預計產值近2億元。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7月5日,在陜西太白縣桃川鎮楊下村藍莓產業脫貧示范園內,工人在采摘藍莓。該示范園目前種植藍莓近600畝,通過入園務工、土地流轉、輻射引領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 近年來,地處秦嶺腹地的陜西省太白縣充分利用山地多、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莓類產業,形成組培育苗、大田示范、冷鏈儲運、體驗采摘等莓類產品開發全產業鏈。2020年,當地共種植藍莓、草莓、樹莓等2000余畝,預計產值近2億元。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7月5日,在陜西太白縣咀頭鎮拐里村海升現代莓類產業示范園內,工人在分裝剛采摘的高架栽培草莓。 近年來,地處秦嶺腹地的陜西省太白縣充分利用山地多、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莓類產業,形成組培育苗、大田示范、冷鏈儲運、體驗采摘等莓類產品開發全產業鏈。2020年,當地共種植藍莓、草莓、樹莓等2000余畝,預計產值近2億元。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