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7月23日,省財政廳副廳長劉紅春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財政運行情況時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已發行新增政府債券628億元,助力補短板、惠民生、穩投資。
省財政廳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07.69億元,占年度收入預算的47.01%,較上年同期減少195.42億元,下降15%。受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再加上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全省財政收入下降,但各項重點支出均得到較好保障。
面對疫情影響,我省多措并舉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按照特事特辦原則,及時調整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向,滿足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截至目前,全省各級財政已安排復工復產資金12.38億元;撥付資金1.46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房租減免;下達資金3473萬元專項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轉產擴能;撥付資金5150萬元專項補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物流快遞等流通企業的運營費用;下達832萬元專項用于旅行社和專職導游困難補助。充分發揮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的引導放大作用,目前已撥付中央貼息資金1708萬元、省級貼息資金1048萬元,支持50家企業獲得優惠貸款13.75億元。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通過簡化程序,取消或降低反擔保要求,為4600戶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融資擔保119億元,節省融資成本5950萬元。
此外,對中央直達資金403.32億元,除按規定預留抗疫特別國債41億元用于解決市縣特殊困難外,其余362.32億元已于6月底全部下達市縣。我省還將采取建立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和實名臺賬,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審計監督,強化公開公示等措施,保證財政資金和政策落地見效、惠企利民。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