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走訪貧困群眾中,有事請撥打電話……”,這是延安市富縣直羅鎮新寨子村第一書記孫小京為村民們留下的最后一句話。駐村扶貧兩年多來,他以新寨子村為家,為村莊謀發展,為群眾辦實事。就在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他卻不幸倒在了扶貧一線。
今年6月30日,
富縣直羅鎮新寨子村一片靜寂,
村民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他們的駐村第一書記孫小京在工作中不幸離世,年僅43歲。任職的兩年多來,孫小京雖然沒有干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換取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對于孫小京的離世,村民董春芹久久無法釋懷:“那天給我說,姨,今年疫情緊張,明年我給你爭取把那邊爛房拆了,爭取把院墻修了。”
“跟親兒子一樣,對我這個病很認真。”對孫小京念念不忘的還有村民曾桂梅,曾桂梅去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孫小京知道后,就陪她到醫院看病,給她掛號、找專家,安排住處。
2018年,作為富縣中醫醫院的一名副科級干部,孫小京放棄縣城里安逸的生活,主動請纓來到基層并選擇了當地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他一到新寨子村,就想方設法給村里謀劃產業,恢復了300多畝的水稻田,發展了中蜂養殖,為的就是大伙能早點過上好日子。
富縣直羅鎮新寨子村黨支部書記安富軍告訴記者,孫小京經常晚上加班加到凌晨一二點。安富軍到辦公室后,經常看到他趴在電腦桌上睡著了。蔣家川村第一書記緱雪峰回憶,孫小京每周周五回去,大包小包總要提兩三個,有一個里面肯定是扶貧資料。
孫小京的妻子楊瑞悲慟地告訴陜視記者:“頭一天(6月29日)我倆就打個電話,他正填表,正忙著,說了兩句就掛了,這就從第二天早上再打電話就打不通了。”
孫小京在他的工作日志中寫了這樣一句話,“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基層繁忙而艱巨的扶貧工作中,孫小京沒有過一絲放松,如今村里環境衛生好了,基礎設施完善了,村民收入增加了,他卻永遠離開了,留下的只有鄉親們記憶中那個以村為家、視民為親、無私奉獻的身影。
白發人送黑發人,孫小京的老父親孫全禮難掩悲傷,哽咽道:“作為家長來講,我對他有些埋怨,認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兒子或者丈夫,但是從這次走了以后,我覺得這娃……,是一個對工作負責,平凡的人,但是他在平凡中還是做出了一些事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