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冰)7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雙擁工作開展情況。作為雙擁運動的發祥地,近年來,我省以開展新一屆創建雙擁模范城(縣)活動及命名表彰工作為抓手,積極構建新時代雙擁工作新格局。
據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巨小弟介紹,為堅決把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省雙擁辦組織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出臺關愛赴武漢一線軍隊和退役軍人醫護人員9項措施,累計走訪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家庭300多戶,發送慰問金16.5萬元、擁軍包價值20余萬元。
抗疫期間,全省13萬名退役軍人、4600多支志愿者服務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捐資捐物近3000萬元。駐陜部隊有關單位醫護人員聞令而動、沖鋒在前,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助力復工復產,積極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活動,舉辦線上招聘516場次,提供崗位15.4萬個,線上就業創業服務6.86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3萬余人,幫助退役軍人享受專項扶持政策2180人。
為全力營造“尊崇軍人、敬重英雄、熱愛部隊、關心國防”的良好氛圍。我省廣泛開展領導干部過“軍事日”、軍營“開放日”等活動,用好延安、照金等紅色資源,講好革命傳統故事,講好英雄烈士故事,講好軍民團結故事,講好改革成就故事。省、市、縣三級關愛基金實現全覆蓋,募集資金1.14億元,已援助1208名特困退役軍人近2000萬元。定期開展黨政軍領導和人民群眾共同參加的烈士公祭活動,在全社會掀起祭英烈、學英烈熱潮。
圍繞解決問題,用好交辦、推進、反饋三項制度,我省形成了為部隊和廣大官兵辦實事解難題的良好氛圍。省發改委主動對接部隊,協調國家電網解決部隊供電困難及輸電線路改造問題;省財政每年投入資金近5億元,解決部隊戰備訓練、軍事設施保護、營區建設等重難點問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完善“陽光安置”辦法,探索“直通車”安置方式,開展安置就業跟蹤回訪,建立“走出軍營、走上崗位”的社會化培訓機制,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
2019年度,我省對榮立個人一、二、三等功的近1800名現役軍人家庭上門送喜報,激勵廣大官兵在部隊好好干、立新功。以雙擁創建為抓手,修訂完善《陜西省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實施細則》和《考評標準》等政策規定,建立“能上能下、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扎實推進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工作。
在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駐陜部隊累計投資過億元,掛鉤的173個幫扶村、2.3萬余名貧困群眾已經全部脫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唐都醫院擔任省上首批定點救治任務,收治了全省88%的危重型、重型患者,全省出動民兵2.6萬余人次,積極發揮“六個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當前我省嚴峻的防汛形勢,省軍區組織駐軍召開軍地聯席會議,動員組織全省駐軍現役部隊數千人、民兵5.5萬人,協調駐軍單位落實各類大型車輛近千臺、搜救器材15萬余件(套),組織漢江等重點危險地段民兵應急分隊展開救災演練,確保遇有情況能夠迅速出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激發退役軍人創業活力,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我省組織開展了“新征途”退役軍人創業大賽。截至目前,各地選拔初賽已基本完成,決賽擬于“八一”期間舉行,全省各地市退役軍人創業精英和精品項目將同臺競技、切磋交流。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