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西安奧體中心重大配套項目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項目現場,建設者們揮舞著彩色旗幟,呼喊著勝利的口號,慶祝西安奧體中心重大配套項目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工程一期圍堰順利完工退堤。
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工程西起北辰大道,向東穿過灞河連接至柳林路,是西安奧體中心重大配套項目之一,是連接西安國際港務區與浐灞生態區的城市主干道,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工程全長1778.07米,隧道全長1594米,其中下穿灞河長420米,是我市首條下穿灞河的明挖市政道路隧道。
從高空俯瞰,圍堰如同一個“水盆”,將“盆”內的施工地方保護得滴水不漏。“現在這個‘盆’可以功成身退了。”中鐵隧道局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項目安全總監梅華鍇說話間,十幾臺挖土機正在圍堰內來回穿梭作業,將圍堰的土越挖越窄,隧道頂板的回填土越墊越高。
“這標志著我們工期最緊、工序最繁、風險最大、技術難點最多的關鍵性區段已完成,為后續工程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中鐵隧道局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項目經理安三虔介紹,目前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
中鐵隧道局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項目技術負責人洪鵬介紹,一期圍堰從2019年11月29日合攏至今年7月底退堤,絕對工期短,約245天,其關鍵區段(河道段)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系發達且水位高,河道行洪度汛風險高,施工組織難度極大。
在短短的7個多月時間內,項目部堅持防疫不松、節點不變,科學部署、精準實施,攻克了石籠擠淤、圍堰填筑、堰內抽排、堰內清淤、圍護樁、止水帷幕、冠梁擋墻、土方開挖、樁間錨噴、內支撐安拆、結構施工、防水施工、壓頂梁施工、土方回填等十幾道工序,順利完成一期圍堰工程主體結構,按期達到退堰退堤條件。
“一期圍堰開始填筑以來,項目先后完成了10萬方堰體填筑,12萬方堰內河水抽排,6萬方堰內流塑狀淤泥冬季外運,10萬方渣土清運。”洪鵬說:“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我們大家都覺得很自豪。”
“一期圍堰的順利退堰退堤,為灞河兩岸提升改造工程(國際港務區段)項目、迎賓大道、市政管網、綠化等十四運配套項目順利施工創造了條件。”安三虔說,在項目建設中,國際港務區工作專班,積極協調,全方位保障,相繼克服了與地鐵14號線盾構區間垂直交叉施工、全面復工用工緊張、建設用料供應鏈斷裂等難題,確保了項目按時間節點實現退堤。下一步,中鐵隧道集團將和國際港務區“同頻共振”,發揚鐵軍精神,倒排工期正排工序,實行24小時不間斷作業,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好項目,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建成通車。 (康喬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