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冰)今年省兩會,省政協委員燕林豹提交了《關于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助力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記者近日從提案辦理單位了解到,為辦好委員這件提案,省國資委、工信廳、科技廳結合業務職能,推出務實舉措,切實將提案辦理成果落實到工作成效中。
針對委員提案提出的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特別是省屬國有企業對接合作,全面提升我省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建議,省國資委表示,目前已在全面推動競爭類企業實行混改,支持有條件的公共服務類和功能類企業進行混改。并明確,今后凡新成立競爭類企業,原則上必須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據省科技廳副廳長史高領介紹,針對委員提案關于加大金融對“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力度等建議,省科技廳把科技型企業培育列入年度重點任務,并結合疫情期間防控工作,制定了進一步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和便利化服務10條措施,落實高新技術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行科技創新券政策,發揮科技金融和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加大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力度,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推進科技企業科創板上市。今年以來,已完成四批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工作,入庫企業5014家,啟動第一批高新技術申報工作,向1824家高新企業發放獎補9120萬元,向減免企業房租的96家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發放補助556萬元,向79家孵化載體、3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科技創新券358.43萬元。今年6月,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目前我省科創板上市企業已有4家,居全國第九、中西部第一。
為更加有力引導、鼓勵、帶動更多中小企業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省工信廳結合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實際、整體水平和重點產業方向,在對原《陜西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試行辦法》進行修訂的基礎上,出臺了《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以文件形式明確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獎勵和支持方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