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來到與甘肅康縣交界的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太陽嶺鎮,映入眼簾的是那重巒疊嶂的青山、潺潺流淌的河水和嵌在青山綠水間的白色民居,給人以清爽和愜意。在山坡上,村民燕青林、王建全、文成良、周連華等人在忙著喂豬、割蜂蜜、采摘黃金木耳、淫羊藿地里除草。依靠中蜂養殖順利實現脫貧的青林嘴村村民周連華一邊取蜜,一邊笑著說:“我們這里山大林深,植被繁茂,很適合發展生態產業,既不破壞生態環境,還可增加經濟收入。”
太陽嶺鎮青林咀村青山醇香中蜂養殖合作社中蜂養殖場農戶正在收割蜂蜜。 湯江 攝
太陽嶺鎮青林咀村黨員產業示范大戶王建全正在采摘金木耳。 湯江 攝
合作社生豬養殖場。 李正社 攝
寧強縣太陽嶺鎮是一個高寒農業鎮,多林地和草場,主產玉米、小麥、洋芋、大豆等農作物和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等農特產品。近年,該鎮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退耕還林,植樹種草,嚴禁亂砍濫伐,保護生態。為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村民脫貧致富,鎮上提出了打造“生態菌鄉和藥鄉”的總體目標,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產業發展思路,在原有的養殖生豬、中蜂和種植香菇、天麻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探索發展羊肚菌、竹蓀菌、淫羊藿等新產業,制定出臺了《太陽嶺鎮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太陽嶺鎮產業扶持獎勵辦法》等政策,實行領導聯村包抓、干部駐村蹲點、農技部門跟蹤指導服務的責任機制。采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鎮上組織開展了產業技術培訓和外出學習,給549戶發展產業戶兌付資金160余萬元,6個村集體經濟財政注資220萬元,提高了農戶發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太陽嶺鎮干部在火烽埡村食用菌產業園區了解新引種猴頭菇的長勢。 李正社 攝
太陽嶺鎮青林咀村淫羊藿種植示范基地的務工人員正在除草。 湯江 攝
為提升產業發展規模和抵御風險能力,該鎮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推進農產品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銷售,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該鎮大力培訓新型經營主體和產業發展大戶,帶動一般農戶共同發展,同時建立帶貧益貧機制,為貧困戶提供家門口務工崗位。鎮上積極打造農業產業基地6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個,培養產業大戶50戶,成立農業產業合作社2個,為貧困群眾提供務工崗位200余個。今年以來,該鎮共發展香菇290.5萬袋、黃金木耳40000余棒、羊肚菌400余畝、天麻1300畝、中蜂1500多箱、生豬出欄4720頭、種植淫羊藿760畝,為農民持續增收夯實了基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