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平整的水泥路直通農家,讓百姓出行更方便;一棟棟移民搬遷安置房拔地而起,讓貧困戶住著更安心……這一幅幅農村新貌,正是淳化縣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成果。
“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在這一盤龐大的民生棋局中,淳化縣把脫貧攻堅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下“繡花功”、打“組合拳”、啃“硬骨頭”,以不忘初心的情懷,以上率下的擔當,高頻率、高密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要致富先修路,路通順好脫貧。
強化堡壘引領,提升助推脫貧攻堅的組織力
“黨建引領”強化脫貧攻堅脫貧摘帽組織領導保障。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
淳化充分發揮縣、鎮辦、村三級黨組織在脫貧攻堅脫貧摘帽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完善了縣、鎮辦、村三級書記抓脫貧攻堅抓脫貧摘帽機制,推行了由縣委書記主抓的脫貧攻堅月研判調度例會制度、重點工作專項研判推進制度和村級“總隊長”制度,夯實了縣、鎮辦、村、縣級部門和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各界等五個層面責任,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落實、人大政協監督、“八辦三組”等27個專項扶貧工作組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2015年11月以來,先后在扶貧領域提拔重用干部47名,把72名扶貧一線年輕優秀干部選配進了鎮辦和“八辦三組”相關部門領導班子,把新提拔的17名年輕優秀干部選派到了扶貧一線,為抓好脫貧攻堅脫貧摘帽選優了干部,配強了班子。
夯實基礎設施,支撐高質量發展
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
行走淳化,濃綠如畫。
淳化圍繞通路、通水、通電、通訊“四通”目標,搶抓列為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示范試點縣重大機遇,2014年以來,累計投入14.86億元實施了交通運輸部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示范試點縣、211國道升等改線等重點項目,新修通村通組水泥路401公里,全縣建制鎮、建制村通暢率和農村客運通達率均達到了100%,建成“一干四橫九縱六出口”交通路網新格局,實現了縣域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道并進”,打通了縣內外交通“大動脈”,暢通了縣域內交通“毛細血管”的“小動脈”“網動脈”。搶抓省水利廳包抓淳化重大機遇,爭取實施了投資1.1億元的小水重點縣項目,開工建設了投資2.63億元的屯莊水庫項目,策劃包裝了投資1億多元的姜家河水庫項目,建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07處,全縣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破解了制約淳化長遠發展的交通和水利兩大瓶頸難題。2018年6月底,淳化實現了村村組組道路全硬化、安全飲水全覆蓋、安全用電全達標、百兆光纖全貫通。
增強產業扶貧,固本培元穩增收
“產業支撐”為群眾增收和農村發展夯實產業基礎。
淳化縣鐵王鎮貧困群眾在大棚產業園內勞作。
按照“縣有主導產業、鎮有產業基地、村有合作組織、戶有脫貧項目”思路,淳化縣扎實推進“1+N”產業扶貧模式,投入產業資金4.49億元,大力發展短中長期扶貧產業,先后招引海升、天麒等全國著名農業龍頭企業11家,新建扶貧產業園區(基地)28個、聯村光伏電站21個,支持貧困群眾發展蘋果4.2萬畝、雜果2.8萬畝,栽植大棚菜2436棚,累計兌付產業補助資金7668.84萬元,把貧困戶貧困群眾鑲嵌在了產業鏈上分紅鏈上。
搶抓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縣機遇,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梯次推進”總體思路,注入資金5357.9萬元,爭取中央村集體經濟組織啟動資金2400萬元,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203個,探索了鐵王鎮北塬村“村內結對互助幫扶脫貧”、石橋鎮大槐樹村“黨支部+電商+貧困戶”扶貧模式,走出了“五股連心”和“四型聯動”“三變”改革新路徑,實現了“三贏”目標。特別是返鄉青年劉阿娟,創建了“爸爸的蘋果”品牌,建成了“因果在山”扶貧產業園,走出了一條企業帶動扶貧的新路子。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