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人才安居房建設
由各級財政投資,采取集中新建、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政府人才公寓4877套,其中鄧店南村人才公寓468套、浐灞家園人才公寓504套年內可竣工分配,其他項目正在積極籌備建設中。
2.加大人才安居補貼力度
為A、B、C類人才自主購房的,補貼購房款的50%,上限按人才層級分別為100萬元、70萬元、40萬元;各類人才自主租房的,分別給予每月6500元、5000元、3500元、1000元、300元的租賃補貼。
3.持續供應新畢業大學生公租房
對3年內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或5年內『雙一流』院校新畢業大學生入住人才公租房的,免于資格審核,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直接辦理入住手續,分別在一年或兩年的過渡期內給予2.89元/平方米的優惠租金政策。
4.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安居保障
先后提供高校青年教師周轉房2348套,租金標準按照市場租金執行。同時,支持高校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人才公租房,享受土地和稅費減免政策,給予中省公租房預算內投資補助和基礎設施配套補助。
5.實行人才購房優待政策
在實施住房限購期間,經批準引進的各類人才,不受限購政策限制。新落戶的,無落戶時間要求,不需提供社?;蚣{稅證明,以家庭為單位,可購買兩套住房;非本市戶籍的,不需提供社?;蚣{稅證明,即可購買一套自住房。
8月21日,西安市召開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及科技創新工作新聞發布會,華商報記者從發布會獲悉,西安在落實“人才興市”發展戰略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接下來還將出臺一系列措施。
最高資助200萬元
全年將引進500名以上高端緊缺人才
2019年月以來,西安市委、市政府將“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及科技創新”確定為全市“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出臺《西安市打造內陸改革開放人才高地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及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了“助推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的主攻方向,明晰了“建設校地對接、成果轉化、人才發展三類平臺,實施西安英才梯次引育、創新主體培育兩項工程,健全完善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行動路徑,全市上下聚焦“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目標,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
下一步,西安將以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科技政策,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服務好科教人才資源,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把西安打造成創新創業活躍、海內外人才向往匯聚的內陸改革開放人才高地和絲路科創中心。
加快推進校地融合發展
建立校地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支持高校建設、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助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打造區域人才發展平臺,加強市區聯動、資源統籌,加快建設西咸新區“一帶一路”國際院士合作基地,打造區域科技中心、創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閑宜居中心;在高新區建設“海歸小鎮”,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的離散式產業小鎮;在國際港務區建設“一帶一路”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與清華大學探索共建智庫聯盟、雙創中心和人才合作平臺,打造“一帶一路人才班列”。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實施“西安英才計劃”,遴選支持一批符合西安市“6+5+6+1”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6大支柱產業集群;人工智能、5G技術、3D打印、機器人、大數據與云計算5大新興產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6大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方向的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全年引進培養500名以上高端緊缺人才。出臺《西安市吸引集聚碩博研究生若干措施(試行)》,為應屆碩博研究生發放求職創業生活補貼,吸引集聚一大批碩博青年人才。
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實施西安“人才貸”,建立“人才服務銀行”,為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的人才信用貸款及全方位金融服務?;I建市級人才交流活動中心,集成高層次人才學術交流、培訓療養等多元化服務。搭建西安創新創業人才服務云平臺,利用“互聯網+”模式,打通人才服務“最后一公里”。
已累計貨幣化保障各類人才4127名
發放補貼資金1368.9萬元
人才安居工作方面,西安采取了多項措施。
加快人才安居房建設
根據西安市高端人才引進計劃,由各級財政投資,采取集中新建、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政府人才公寓4877套,其中鄧店南村人才公寓468套、浐灞家園人才公寓504套年內可竣工分配,其他項目正在積極籌備建設中。
加大人才安居補貼力度
完善人才安居補貼制度,搭建了線上申請受理平臺,為A、B、C類人才自主購房的,補貼購房款的50%,上限按人才層級分別為100萬元、70萬元、40萬元;自主租房的,分別給予每月6500元、5000元、3500元、1000元、300元的租賃補貼。截至目前,西安已累計貨幣化保障各類人才4127名,發放補貼資金1368.9萬元。
持續供應新畢業大學生公租房
對3年內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或5年內“雙一流”院校新畢業大學生入住人才公租房的,免于資格審核,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直接辦理入住手續,分別在一年或兩年的過渡期內給予2.89元/平方米的優惠租金政策,過渡期屆滿后再重新進行資格審核。現已提供大學生公租房2.3萬套,解決了超過3萬名新畢業大學生的階段性住房需求。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安居保障
針對西安市高校數量多,青年教師住房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開展公租房作為高校青年教師周轉房工作試點,先后提供高校青年教師周轉房2348套,教職員工的入住資格由高校自行審核,租金標準按照市場租金執行。同時,支持高校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人才公租房,享受土地和稅費減免政策,給予中省公租房預算內投資補助和基礎設施配套補助。
實行人才購房優待政策
在實施住房限購期間,經批準引進的各類人才,不受限購政策限制。新落戶的,無落戶時間要求,不需提供社保或納稅證明,以家庭為單位,可購買兩套住房;非本市戶籍的,不需提供社?;蚣{稅證明,即可購買一套自住住房。
盡快完成4877套政府人才公寓建設
在人才安居工作方面,西安將采用以下三大工作思路。
加大房源的籌集力度。盡快完成4877套政府人才公寓的建設,調劑部分配建公租房作為人才公租房或新畢業大學生公租房,鼓勵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共有產權住房,優先向本單位人才配售。
推進產業園區配套住宅的開發建設。探索在產業園區、中央商務區等區域,以優惠價格供給部分產業配套住宅建設用地,面向園區產業單位引進人才定向銷售,增強產業園區、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發展后勁和生活配套能力。
優化人才安居服務管理機制。進一步簡化人才安居保障申請審核流程,完善人才安居網上辦理平臺,方便人才申請審核、補貼發放、實物配租等業務辦理。 記者 任婷 實習生 劉馨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