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工會主席王國維在啟動儀式上致辭攝影 尹建惠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8月20日上午,“筑夢新陜西 薪火代代傳”多語種大型訪談活動在咸陽高新區啟動。咸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工會主席王國維表示,咸陽高新區是本次活動的第一站,希望這把”薪火“從咸陽高新區出發,在三秦大地的熱土上熊熊燃燒。
“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舉辦‘筑夢新陜西 薪火代代傳’多語種大型訪談活動意義重大。”王國維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采訪時說:“我們陜西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如何保護好、運用好這些文化,是我們目前的使命和任務。尤其是我們目前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中國走到現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更要有責任有擔當,為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描繪精神圖譜,為這個時代立傳、明德。我們高新區也要延續薪火相傳的精神,不斷打造創新高地。”
王國維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采訪 攝影 尹建惠
咸陽高新區位于咸陽主城區西部,2012年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地處“大西安”核心板塊的咸陽高新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戰略新格局等機遇,站在了向西開放的最前沿,正煥發著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1988年,中國開始實施火炬計劃,建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該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咸陽高新區承擔著國家使命,傳承前人創新“基因”,高擎科技創新的“火炬”順時而成。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創新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讓曾經略顯偏遠的大西郊,如今蛻變成高樓林立、川流不息的活力新城。“半城湖光,半城產業”的咸陽高新區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目前,咸陽高新區形成“電子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型合成材料”三大主導產業,聚集了中國電子、冠捷科技、修正制藥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當前,咸陽高新區正在打造千億級電子顯示、五百億級醫藥、三百億級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集群。
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投資280億元的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從紙上的規劃圖變成實景圖,從而領跑國內同規模項目的建成和投產,形成了讓業內驚呼的“咸陽速度”,體現出咸陽續寫工業強市并奮發圖強的決心和行動。此外,圍繞彩虹廠,咸陽高新區引進了年產400萬臺電視整機冠捷項目,并陸續在周邊形成了35家配套企業,初步形成了從石英砂到電視機的全產業鏈生產。
在生物醫藥方面,咸陽高新區以醫藥產業園為載體,以陜西中醫藥大學為人才科技支撐,聚集了包括步長集團、東泰制藥、海天制藥、康惠制藥等近50家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咸陽高新區還聚集了位列國內醫藥前三甲的修正藥業與陜西龍頭藥企陜藥集團合作投資50億元的孫思邈高新制藥項目。對于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咸陽高新區有著清晰的目標和規劃:按照垂直整合產業鏈的發展思路,重點引進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生物醫藥等項目,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檢驗、銷售、孵化、會展、物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醫藥中心,力爭3年-5年內,建成總規模達500億元的醫藥產業集群,朝著建設“中國西北藥谷”的目標不斷邁進。
2019年,咸陽高新區對新材料產業進行了重新規劃和重點布局,確定了依托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等現有科研機構和陜西延長石油西北橡膠有限公司等公司的龍頭引領作用,并對園區105家橡膠企業全面升級改造,推進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隨著龍頭作用的發揮,目前咸陽高新區新材料產業鏈下游已有眾多相關企業涌現。
“在這三大產業的發展中,我們都恪守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王國維說道,他希望,此次活動通過媒體的妙筆和鏡頭,熱情謳歌高新區發展建設、科研生產中的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盡情展現咸陽高新區這片熱土的發展成就與活力,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