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各界導報記者 劉菁)“我們始終聚焦全面小康短板和群眾最關切、最迫切的需求,堅持把新增財力和財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量幸福要素。”9月11日上午,“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發布會(第五場)上,中共銅川市委書記楊長亞跟大家分享了幸福銅川的民生數據。
高標準建設了3個三甲醫院,改擴建95所中小學幼兒園,建成了劇院、博物館、體育館、全民健身館、書畫公園等文體休閑設施,累計解決了6萬多戶礦工家庭的住房困難,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接近12平方米……群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銅川人民享有了更優質的社會服務。
關鍵詞:13年免學費教育
楊長亞介紹,為改變教育“貧困”、擺脫智慧貧瘠入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回信精神,在財力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傾力而為推行13年免學費教育,建立了從學前一年到大學的全覆蓋資助體系,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取暖工程、農村教師周轉房、鄉鎮公辦幼兒園、農村中小學安全校車全覆蓋,“喝上直飲水、洗上熱水澡”也成為了標配。
關鍵詞:鄉鎮孫思邈中醫堂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銅川市不斷完善健康扶貧的保障體系,緊緊圍繞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實現了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向貧困村派駐了“第一村醫”,鄉鎮孫思邈中醫堂實現全覆蓋,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關鍵詞:4590戶搬遷群眾“先人后房”“先業后搬”
“截至目前4590戶搬遷群眾全部入住,‘暖冬行動’不僅解決了取暖問題,更暖到了群眾心里。” 楊長亞介紹,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銅川“頭號工程”,堅持“先人后房”“先業后搬”,先征求群眾意愿、簽訂協議,再建設安置房,立足轉移就業、家庭創業搭建服務平臺,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關鍵詞:革命老區貧困殲滅戰
打贏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確保革命老區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是銅川貧困殲滅戰重要組成部分。以照金為例,這里集中了全市的6個深度貧困村。為此,銅川堅持“紅色即民生”“景鎮融合發展”等理念,集中力量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產業就業、健康教育扶貧等重點工作,以紅色旅游為主導,因地制宜配套產業,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通過就業創業培訓、農特產品開發銷售等,引導貧困人口進入家政、物流、養老等領域就近就業,形成土地流轉、商鋪租金、股份、工資、創業等多元化増收渠道,照金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8844元提高到2019年的14120元。
堅持以德潤城。目前銅川市已涌現出37個“中國好人”(群體)、1個全國道德模范,2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德潤銅川·好人之城”已經成為城市名片,銅川連續三年榮膺陜西正能量城市,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