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小縣城辦大職教”,提起長武的職業教育,不能不提到長武職業教育的一位領頭人——長武縣職業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主任(校長),王巖。
近十年來,他著力促進長武職業教育回歸正軌,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確立了“德育為首,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樹立了“以創新謀發展,以特色樹品牌,以文化添魅力”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職教路。
01 投身職業教育 加強校企合作
王巖,高級教師,現為長武縣教育局黨委委員,長武縣職業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主任。1983年7月,王巖從原乾縣師范學校畢業后,一直在長武縣農村初級中學任教。2002年9月,調入長武縣職業教育中心。進入長武縣職業教育中心至今,他已在職業教育戰線上奮戰了18年。
王巖從2010年擔任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以來,團結帶領長武職教人,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優化專業設置,先后新設工業機器人、汽修、機電、中醫亞健康調理師等專業;與渭北天源畜牧養殖公司合辦獺兔養殖、與西安開成服裝公司合作成立校服裝加工車間;與長武富熙服飾、亭南礦業、海納汽車城等縣域內廠礦企業建立了長久合作關系。
近三年來,學校先后有50多名學生在省、市技能大賽中獲獎,100多名學生升入本科院校;創新德育教育模式,德育活動案例榮獲全國中職學校“文明風采”優秀活動案例;被教育部認定為“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專業全國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脫貧攻堅四年來共完成各類技能培訓387期37025人;在校學生人數由十年前的不足500人擴大到如今的1300多人。
02 規范學校管理 增強辦學活力
王巖任現職以來積極探索,不斷優化學校管理,推動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建立起一整套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各處室工作人員崗位職責考評機制。堅持“每日有檢查、檢查有記載、記載有考評”,做到“日檢查、周小結、月匯總”,注重過程管理和平時考核。
“職業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教育,要始終與市場接軌”這是王巖經常講的,他也是這樣做的。2010年以來,學校充實了原有的學前教育、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專業,裁撤了農學專業,將機加、數控、鉗焊等專業整合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2015年,開設了汽車應用與維修專業;2016年,開設了中醫亞健康調理師培訓專業;2017年,與咸陽職院聯辦機電技術應用、學前教育專業“3+2”五年制大專;2019年,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與南京金美達公司校企合作,企業投資實訓設備,共同開發課程,探索“雙元制”教學。
03 深化教學改革 創新育人模式
近年來,根據職業學校特性,他提出教學改革思路,全力推動教學改革。針對專業課教學提出:“按照‘把知識教少,把教材教薄,把技能教準’的原則,鼓勵教師對教材進行大膽處理;按照‘聽得懂,有興趣,會操作’的標準進行教學;把課堂設在車間,把課堂還給學生,提升學生技能水平”。
針對文化課教學提出:“按照‘實用、能用、會用’的原則,在語文教學中以實用文體、興趣培養、陶冶情操為主,在英語教學中以企業英語、詞匯積累、口語表達為主,在數學教學中以基礎概念、基本能力為主”。針對學生評價模式提出:“按照‘平時成績+考試成績+技能考核+激勵考評’的評價機制”。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學校技能競賽成績喜人,教研教改氛圍濃厚,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他提出“正面引導-自我評價-行為糾偏-懲戒教育”四步德育教育模式,按照“入學給基數、次年連續用、畢業做總評”的原則,深入開展學生養成勵志教育和德育量化考評。
“國務院下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這對于我們來說,將是千載難逢的新的發展機遇,我將繼續把服務就業作為基本導向,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理念,把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作為辦學的基本目標,建成‘管理科學、師資過硬、質量提升、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新時代中職學校。”王巖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