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晶 實習記者 劉凡銆
“給老人在醫院請護工一天至少200元,一個月賺的錢根本不夠請護工。”“希望能把70歲以上老人的補貼再加點,老年人患高血壓、心臟病、高血糖越來越普遍。”……
養老服務既是大民生也是大產業。9月21日,省政協啟動“委員活動日”,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委員踐行“雙走進”活動要求,圍繞“深入社區走進群眾”主題,來到西安市碑林區南沙世紀花園,零距離為社區居民宣講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與群眾代表在座談會上討論民生話題,就養老、垃圾分類、教育等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委員們的到來是關心我們的養老服務事業。我住在養老院感覺很幸福。”趙銓弟老人說,“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到更好的養老服務。”
今年88歲的趙銓弟,曾任西安市政協機關黨組書記,對于委員們的到來,她感到很親切。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西安市政協副主席史曉紅關切地叮囑老人“要保重好身體”。
“住在養老院比較好,這里吃得好住得好環境又好,他們也能耐心地照顧我們。”今年96歲的張鴻瑞老人聲音洪亮地說,“我們有什么需要,工作人員都能來和我們商量,各個方面都不斷改進,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很好的養老環境。”
養老關乎千家萬戶,事關億萬群眾福祉。當前,除了到養老機構,更多老人會選擇在社區居家養老。面對社區逐漸龐大的老年群體,省政協委員王瑜認為,目前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正逐步與原企業分離,這樣無形中增加了社區壓力,要解決好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問題。
省政協委員李國鵬建議,應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薪資水平,盡快建立各項機制保障社區工作順利運行。
贍養老人負擔過重是社區居民李銀環一塊“心病”,座談會上,不少群眾代表反映有同感。省政協委員陳利建議,可以考慮將老人的年齡補貼用來購買護理險,以此減輕家庭養老負擔。
省政協委員石小娟認為,對于養老,觀念轉變很重要?,F在很多老年人對養老院心懷排斥,認為住進養老院就是一種被拋棄,而對于老人子女,有些人還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為此,迫切需要轉變養老觀念,要讓老人“心甘情愿地走進養老院”。
座談會上,省政協委員劉科偉、宋紅梅、劉勤州、侯建忠等還就垃圾分類、子女課外輔導等關心話題,與群眾代表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聽取委員專家意見建議后,史曉紅表示,市政協會將大家的意見反映到市委、市政府,一定要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在西安生活更舒服、更便捷、更幸福。
“此次‘委員活動日’是委員們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難得的機會,希望通過‘雙走進’活動,讓委員進一步了解到群眾的需求。”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茍潤祥表示,將認真梳理、充分吸納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人資環委職能優勢,積極反映存在的問題,為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積極建言獻策。
“這個活動順應民意。政協委員到老人家中進行走訪,讓我們感受到心聲有人聽。”南沙社區群眾代表表達心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