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孫高菊
“智能時代,我們必須把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此話一出,便贏得了在場委員們的一致首肯,這是9月21日省政協首個“委員活動日”活動中的一幕。
當日,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帶領教育科技委員會委員,圍繞“強化顛覆式科技基礎研究布局”主題赴西北工業大學進行調研。活動現場,精密的儀器設備,分門別類的實驗室,都勾起了委員們濃厚的參觀興致。在隨后舉行的專題講座上,黃維以“‘柔性電子+’智慧未來——打造西部碳谷”為主題,為與會人員介紹了柔性電子技術發展概況。
據黃維介紹,可用于信息、能源、醫療、國防等多領域的柔性電子技術,是將有機、無機或有機無機復合(雜化)材料沉積于柔性基底上形成以電路為代表的(光電子)電子元器件及其集成系統的一門新興科學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從柔性電子技術分析到目前科研領域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黃維口中的“命脈”核心就是科技創新。“但目前存在頂層設計缺乏、專業人才不足、科學研究氛圍不濃厚,海歸人員沒能充分組織利用等實際性難題,這都是導致科技創新后勁不足的因素。”黃維說。
委員們邊聽邊做筆記,現場氣氛濃厚。黃維表示,社會各方面發展都要有“開道超車”的膽識,科技創新也不例外,同時也要注重品牌建設,有選擇地進行專業領域布局……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黃維從“顛覆性創新定義國家未來”“我國柔性電子產業的發展”“創新團隊及近期成果展示”“柔性電子產業機遇與挑戰”四部分進行講授,讓委員們收獲頗豐。
“這次活動開展得好,政協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以后在科研方面有了和專家們更多的交流機會。”活動結束后,省政協委員、陜西省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魏緒倉有感而發。他表示,自己比較關心柔性電子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問題,但據他了解,目前此項技術在醫學領域還未涉及。他建議,發展高科技要有應用型實踐,關鍵還是要在實際應用中落實。
省政協常委、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李華說,現在的新概念比較多,國家花巨資投入一定要落到實處,科學研究不能一哄而上,誰來牽頭,要建立終身責任制體制,要有結果交代。同時,他希望政協多舉辦類似活動,委員們通過參加活動提出真正能經得起考驗的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起到參考作用。
“活動開展得很扎實,拓寬了我們的眼界。”省政協委員、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孫玲表示,柔性電子是比較前沿的科技,有基礎、自我驅動能力強,未來普遍運用于各領域是非常容易實現的。
李曉東對黃維提出的“開道超車”理念非常贊同。他表示,陜西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應有“開道超車”意識和理念,這也是我省實現追趕超越目標的根本所在。同時,他希望委員們都能高度關注柔性電子技術,在“十四五”規劃制定中,為省委、省政府決策建言獻智,為陜西未來發展尋找到更好的路徑。
“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柔性電子這門技術。”“我也是第一次接觸。”“漲知識了!”……返程路上,委員們仍意猶未盡,圍繞柔性電子在科技領域的應用前景繼續各抒己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