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韓永國
看資訊、交提案、接收信息、查看提案辦理狀態……今年以來,通過“咸陽政協”履職APP,咸陽市政協委員紛紛開啟“指尖履職”模式。作為履職APP的“鐵粉”,孫瑛委員說:“這個系統方便又快捷,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履職帶來極大便利。”
為提升政協提案工作電子化、信息化水平,去年12月,咸陽市政協籌劃并完成了提案網上辦理功能設置、流程優化、平臺搭建工作,“咸陽市政協提案管理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咸陽政協”手機APP委員提案功能也同步開通,實現了提交提案、審查、交辦、辦理、答復等流程的網上操作,政協提案“直通車”作用得到了充分彰顯。
咸陽市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穆亞莉介紹,除掌上提案功能外,“咸陽政協”APP還設置了通知公告、社情民意、會議活動、履職報告、年度述職等模塊,將會議組織、委員履職、交流互動等多項功能融為一體。
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趨勢下,智慧履職實現從“紙上”到“掌上”的轉變,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也是咸陽市政協積極擴大委員參與面,不斷促進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的探索實踐之舉。
提案能不能取得實效,質量是前提。為了提案能說準說對,咸陽市政協堅持為委員撰寫提案提供參考選題,組織委員提前做好調查研究。在提案交辦環節,市政協嚴格組織審查,把好質量關,為委員建真言、獻良策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讓提案所提建議能盡快轉化為具體措施,咸陽市政協把夯實提案辦理作為提案發揮作用的關鍵環節來抓。穆亞莉介紹,市政協堅持市級領導包抓重點提案制度,由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分別包抓1—2件重點提案,通過專題調研、協商座談、聽取辦理進展匯報等,為推進提案辦理協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對于熱難點提案,通過主席接待日的方式進行集中辦理協商,組織提辦雙方共同分析情況、共同攻克難題、共同完善措施,提高了提案辦理協商的成效,達到了“‘在’政協協商”的目的。提案辦理中,市政協要求承辦單位選派專人加入提案辦理工作微信群,隨時進行業務指導、跟蹤辦理進程、協調解決問題,引導承辦人員加強與委員的溝通聯系,保證了提案辦理工作一抓到底。
常委會審查評議重點提案辦理工作制度也是咸陽市政協長年堅持的工作舉措。在市政協常委會上,通過提案承辦單位負責人報告辦理情況、面對面交流溝通、開展現場測評等舉措,為提辦雙方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搭建了互動交流平臺,促進了重點提案的辦理落實。在收到提案答復函后,市政協會逐一對提案答復函進行審查,征求提案人對承辦單位提案辦理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提案辦理落地有聲。提案辦理結束后,按照辦理態度、數量和時限等指標衡量提案辦理質量,市政協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提出考核評價結果,委員們還會通過咸陽市政協提案管理系統,從14個方面對承辦單位進行評價,并作為表彰的主要依據,激發承辦單位辦好提案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系列舉措,推動了提案辦理落實見效。如委員們提出的“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招商引資”等提案建議,被咸陽市國資委列入《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促進了汽車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充分采納委員們提出的新思路、新舉措,設立市財政工業集中區發展專項基金,加快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有力促進了全市縣域工業園區發展;圍繞停車難相關提案,市自然資源局及時修改完善停車場建設專項規劃,市城投集團加快統一廣場東側等3處地下停車場施工進度,市住建局完成秦陽花園等7處公共立體停車場項目前期建設準備;圍繞公共交通相關提案,市交通運輸局增投純電動公交車160輛,新開線路7條,優化調整線路14條,建成手機掃碼乘車系統,咸陽公交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今年初,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咸陽市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作用,暢通建言資政渠道,通過電子郵件、微信、電話等多種形式,引導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圍繞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復工復產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62件。為確保委員們的意見建議能及時有效得到落實,市政協堅持特事特辦、急事快辦、要事合辦的原則,建立提案工作“快速通道”和提案轉化機制,及時分類處理,第一時間將委員意見建議以社情民意、重點事項民主專報等形式進行快速報送,其中《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居民信息保密工作的建議》《關于治理“彈窗不良廣告”,提升網絡教學效果的建議》等,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批示并轉有關部門落實,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借鑒和參考,為咸陽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了政協力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