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堯溝村,正好遇到前來參觀的人們,大家不停的拍照,都贊不絕口:“現在的農村真好!聽說這里曾是采煤塌陷區,‘瘡疤’變‘風景’,‘包袱’變資源,了不起!”人們穿梭在村里,感受最美鄉村。
村支部書記韓鳳清介紹,西堯溝村依托村內交通便利條件和周邊能化企業眾多等優勢,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廟溝門鎮黨委政府的精心組織和國神三道溝煤礦鼎力支持下,采取“礦山生態修復+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模式,西堯溝村采取“礦山生態修復+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模式,按照“頂部綠色種植、中部瓜果蔬菜、底部特色林果、四周林木防護”布局,充分利用已平整好的土地發展特色農業。截止目前,該項目一期總投資8150萬元,平整土地1860畝,山體綠化1.2萬畝,栽植圓柏、樟子松、杜松等樹種,并為縣域內推廣種植杜松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產業實施極大改善礦區人居環境,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確保穩定脫貧。
“塌陷區原來是一個包袱,現在還要變成老百姓致富的一個載體。”韓鳳清介紹,借助地企融合發展,西堯溝村已建成以種植香瓜、西瓜、青椒、尖椒等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雙膜拱棚20座;建成以寒富蘋果、錦豐梨、法蘭西西梅、金太陽杏、五月鮮桃、大酒保桃、陽光玫瑰葡萄、晉海一號海紅果等特色水果為主的采摘園260畝;種植土豆、玉米等高產綠色示范農作物220畝,配套種植紫花苜蓿200畝,并配套建成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配套設施。同時園內引進國神三道溝煤礦風井凈化水,建成總容量1.5萬方的蓄水池2座,為園內農業灌溉用水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年每棚收益達23000元;采摘園內寒富蘋果、錦豐梨、法蘭西西梅、金太陽杏、五月鮮桃、大酒保桃、陽光玫瑰葡萄、晉海一號海紅果等特色水果掛果后每畝收益可達3500元;園內種植的土豆、玉米等220畝高產綠色示范農作物每畝收益可達1000元。今年西堯溝自然村已分紅每人1000元,預計年內再分紅1500元。“村主任蘇魚拴臉上面帶笑容。
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極大地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實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而西堯溝村正是府谷“三變”改革成效之一。
府谷縣在“三變”工作中,因地制宜,統籌謀劃,積極探索改革路徑,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充分利用西部涉煤鄉鎮工礦企業的優勢,采取企業出資方式,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平整土地,打造農業產業示范園,引領村集體發展現代農業。”
“通過‘三變’改革打基礎、農業科技作支撐、抓點示范帶全局,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府谷縣農經中心主任王建榮介紹到。
據了解,下一步西堯溝村繼續加強與駐地企業合作,進一步健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形成集種養加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多元化綠色生態園,助推鄉村振興、助力群眾增收,力爭將西堯溝村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鄉村靚麗名片。(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樹強 馮煜歡)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