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的府谷“智慧”

2022-07-11 15:44:49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 府谷是黃河入陜第一縣,黃河經府谷墻頭進入陜西,流經府谷縣6個鎮(便民服務中心),縣內河長108公里,流域內有4條黃河一級支流。...

  府谷是黃河入陜第一縣,黃河經府谷墻頭進入陜西,流經府谷縣6個鎮(便民服務中心),縣內河長108公里,流域內有4條黃河一級支流。

黃河入陜第一灣 田永成攝

  “黃河寧,天下平”。從古至今,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邦的大事。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也給了府谷縣前所未有的機遇——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讓黃河永續造福府谷人民。

  “山水林田壩草沙”一體化保護

  近年來,府谷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有序推進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全縣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生態質量顯著提高。

  府谷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在充分學習借鑒米脂縣高西溝經驗的基礎上,決定由縣水利局牽頭在木瓜鎮東梁村實施“山水林田壩草沙”綜合治理項目,力爭將其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工程,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項目按照“系統謀劃、整合資源、統籌推進”的原則,集中府谷縣農業、林業、水利、鄉村振興等部門資金、技術力量,將坡改梯、高標準農田、攔沙壩、旱作節水、植樹綠化、畜草種植等產業項目集中到該區,通過“山頂坡改梯、山腰林草綠化、溝底攔沙壩、道路集水”等水保措施,逐步實現土不下山、水不出溝的效果,推進立體式生態治理模式,實現生態治理、糧食提產,增收致富的目標。

 坡改梯改出“致富田”

  坡改梯改出村民“致富田”

  俯瞰大柳樹墕村塬上風景,層層梯田錯落有致,宛若玉帶繞山腰,蜿蜒盤旋,已經成為大柳樹墕村村民的“致富田”。誰能想到,多年前,這里是荒坡一片。

  生態治理,普惠的是民生。2021年,府谷縣水利局在木瓜鎮的大柳樹墕、東梁、王家峁、臺問溝、堯坬坡村和古城鎮的王家梁、羅家溝、沙圪坨8個行政村,治理了1.56萬畝坡耕地,項目實施后,可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12.82萬公斤,年直接經濟效益達625.64萬元。原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也一舉變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實施后的坡改梯鎮村已流轉到合作社和農投公司發展萬畝糜谷產業。

  “‘坡改梯’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減輕洪澇、泥石流、干旱、滑坡、崩塌、風災等自然災害影響,穩定退耕還林還草成果,促進生態恢復,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發展。”府谷縣水利局副局長張文彬說道。

  “十四五”期間,府谷縣還將規劃實施13個項目區7.5萬畝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進一步讓生態之利惠及于民。

石馬川直流 田永成攝

  攔沙壩織密泥沙入黃“阻斷網”

  連日來,在府谷縣木瓜鎮的三道峁中型攔沙壩施工現場,幾臺大型機械正在平整夯實壩體。

  “這座攔沙壩設計攔泥庫容約93萬立方米,能有效攔截流域內3.67平方公里的泥沙,目前壩體已基本建成。”府谷縣攔沙壩工程技術負責人孫旭偉介紹說。

  “黃河斗水,泥居其七。”黃河之“黃”,實為泥沙。因為挾帶了大量泥沙,黃河歷史上“多淤、多決、多徙”。黃土高原曾是我國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而今,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陜北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實現了從“整體惡化、局部好轉”到“整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的巨大轉變,黃河流域的主色調也早已由“黃”變“綠”,這當中,攔沙工程的實施功不可沒。

  攔沙工程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部署實施的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府谷縣域全境均處于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境內山大溝深、地形破碎,是實施攔沙工程的重點地區。在“十四五”規劃中,該縣將持續安排實施253座攔沙壩工程,其中2022年新建62座,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中。

  相關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減少了入黃泥沙數量,提升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平,淤地、蓄水等功能的發揮,還將全方位助力當地村民增產增收。

  目前,黃河流域陜西段年均入黃泥沙量從2000年之前的8億多噸降至2.7億噸,流域內3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于國考目標30多個百分點。

  黃河治理提升人民幸福感

  2022年,榆林市印發了《防止二次沙化及國土綠化五年行動方案》,府谷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荒漠化工程水利項目規劃了10平方公里,從3月份開始就全面開啟了項目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 荒漠化工程林業治理也在有序推進,承擔水保建設工作的各個單位和部門正共同為治理水土流失,防止二次沙化而不懈努力著。

  “縣委、縣政府安排,在木瓜鎮、麻鎮兩個片區試驗開展不同方式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在木瓜實施山水林田壩草沙綜合治理,在麻鎮實施高標準農田治理,通過層層固土、涵養水源的方式,最終達到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試點成功后逐步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全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文明縣域。”張文彬說。

  從污水治理到植樹造林,從生態保護到富農興產,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正在由“黃中找綠”向“綠中找黃”轉變,這種“綠肥黃瘦”的景色,不僅使黃河煥發新生,也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讓母親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劉美)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黃河流域 生態保護 府谷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通山县| 东乡| 银川市| 永修县| 余庆县| 大荔县| 阿巴嘎旗| 礼泉县| 大关县| 海安县| 永平县| 齐河县| 当阳市| 巨野县| 上犹县| 山东省| 萍乡市| 嫩江县| 尚义县| 沅江市| 马公市| 友谊县| 丹阳市| 永登县| 常山县| 和硕县| 鄂尔多斯市| 建昌县| 三原县| 横山县| 丁青县| 德令哈市| 资中县| 华容县| 和静县| 北碚区| 察哈| 修水县| 绵阳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