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穩住、環境要改善、社會治理水平要提高、風險隱患要消除……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黨員干部在崗位上、工作中,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工作,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勁頭擔當作為,以舍我其誰的精神攻堅克難,以過硬作風干出新業績新成效。
今年國慶假期,當大多數市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氛圍中,有那么一群人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組織社區群眾核酸檢測、檢查外來人員管理臺賬……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灃鎬東路社區工作人員丁靖南的假期和平常上班時幾乎沒什么區別。丁靖南去年9月參加工作,今年春節沒有回家過年:“想回家的念頭肯定有,但工作有需要,我就必須把陣地守好。”
榆林北公安檢查站站長周炎鑫與同事們三班兩運轉,24小時值守在包茂高速榆林北收費站出口。
由于持續降雨,西安市長安區設立黨員先鋒崗,組織下沉干部在峪口、水庫、河道加強巡查。
……
越是急難險重,越是考驗初心、檢驗作風。在作風建設專項行動中,我省各級各部門緊扣崗位職責轉作風、緊盯群眾關切樹新風,切實把作風建設成效體現在工作成果上,努力交出一張張優秀答卷。
時時放心不下,“守一方土就要盡一份責”
和丁靖南等很多人一樣,西安市雁塔區杜城街道萬科高新華府社區副主任田呂佳的國慶假期也在忙碌中度過。
10月5日凌晨,淅淅瀝瀝的秋雨帶著寒氣。不到5時,田呂佳就起床忙碌起來。洗漱過后,她看了一眼尚在熟睡的小寶寶,雖有不舍,依然轉身出了門。
多少個假期,她也想像別的母親一樣陪在孩子身邊,參與寶寶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但另一頭,工作同樣讓她放心不下。
“在一個崗位工作就像軍人站崗放哨一樣,守一方土就要盡一份責!”田呂佳說。
自10月1日開始,田呂佳和同事們就放棄了休假,上午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或檢查居家隔離人員情況,下午接收流調數據或外出巡查。
“你早上起得早,白天多休息一會兒。”家人這樣勸田呂佳。
“節假日人流量大,轄區內還有兩個商業體,我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實。”這個“90后”姑娘說著,披上雨衣就出了門。
“你這快退休了,還這么忙,連國慶假都休不了。”10月2日早上,聽到妻子的嗔怪,王興全嘿嘿一笑,出了門。
王興全是西安市灞橋區住建局的三級調研員。今年6月,他自愿報名下鄉服務,被派到席王街道西張村當鄉村振興顧問。
任職以來,為了不給村里添麻煩,王興全堅持自帶午飯,但他給村里帶來了國家智庫的種植專家,為村民組織了一場場“灞上樂”音樂會……
作為鄉村振興顧問的王興全,對村里的疫情防控等“分外”事也十分上心,每次村里組織核酸檢測,他都按時到場。“我是村里的一分子,理當同大家并肩作戰。”王興全說。
時時放心不下,常常記掛于心,體現的是深厚的人民情懷,是高度的責任感和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干事勁頭,也是我省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
用心抓用力干,“干一件事就要成一件事”
“馬額街道組織開展臨藍路沿線綠化工作,今日發動保潔員、村組干部200余人,清理村內生活垃圾3噸,清理門前‘三堆’15處,清運田邊秸稈30余處。”
“油槐街道今日粉刷村內墻面約2000平方米,更換壞死樹木32棵,鏟除路邊雜草1200余平方米。”
“櫟陽街道利用晴好天氣,對轄區人居環境進行常態化整治,清理垃圾、玉米殼等36噸。”
……
這是西安市臨潼區人居辦公開的10月9日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動態。這些信息讓大家看得見成效,也看得到差距。
9月15日起,臨潼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干一件事就要成一件事。開展這項行動,就要用心抓、用力抓,切不可熱熱鬧鬧走過場,要確保實實在在見到成效。”在行動開始之初的工作推進會上,區領導明確提出要求。
領導包片、干部包組、黨員包戶,領導干部全面下沉,一層一層壓實責任;各街道持續發力整治路域環境,加快示范村創建、重點村整治和戶廁改造提升等工作進度,工作人員“釘”在一線解難題;臨潼區人居辦每天詳細匯總各單位各街道工作開展情況并公開,按照“日督導、周調度、月排名”,對各街道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據實量化打分,給予“紅黃黑榜”獎懲……
“我感受到區里抓人居環境整治的強烈決心。領導干部帶頭干、督促干,大家的思想觀念也跟著轉變,自覺參與的群眾越來越多。現在,村里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我們看著也覺得心里亮堂了。”新市街道馬莊村村民張寶玲一邊說著,一邊打理著盆景花卉。
一切成績都是認認真真抓出來的,都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在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疫情防控等領域,我省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強化實干導向和結果導向,對照目標趕進度、緊盯任務抓落實,把事業干出樣子來,把工作做出成效來。
敢于啃“硬骨頭”,“遇一難題就要求一突破”
9月的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上店村,漫山遍野花椒紅透,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麻香味。
花椒是上店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民幾乎家家都有花椒園。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店村的花椒銷售不佳,賣不上好價錢。
面臨類似問題的還有印臺區其他村的特色農產品。為了幫村民解決問題、增加收入,印臺區第一書記鄉村振興產業聯盟的成員們遍訪全區90多個村(社區),和各合作社負責人、種植戶以及陜西科技大學專家團隊反復溝通論證包裝設計方案。經過精心準備,龍柏芽、蜂蜜、核桃油、蕎麥面等11種印臺特色農產品在直播間陸續亮相。
“姜書記來我們村不下5回了,忙前忙后地看產品、挑選、拍攝。”上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張建民說,“直播活動后這幾個月,合作社的訂單量大大增加,價錢也好,椒農的辛苦付出有了回報。”
張建民說的姜書記是姜興健,他是陜西科技大學駐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的第一書記,也是印臺區第一書記鄉村振興產業聯盟的帶頭人。
“我們來駐村,就是要挑重擔子、啃‘硬骨頭’,遇一難題就要求一突破。”姜興健說,今年他們想通過直播助銷活動,推動印臺區農產品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進一步提升村民收益。
經濟要穩住、環境要改善、社會治理水平要提高、風險隱患要消除……在此過程中,需要克服諸多困難。面對考驗,我省廣大黨員干部敢于迎難而上,想方設法解難題、破僵局。
高質量發展呼喚優良作風。當前,全省上下緊抓作風建設不放松,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工作,推動黨員干部在崗位上、工作中,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勁頭擔當作為,以舍我其誰的精神攻堅克難,以過硬作風干出新業績新成效。(記者 劉居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