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年的蜂蜜產業產值又創新高!”“社區的致富產業越來越多,搬遷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出席省兩會的許多代表委員把目光聚焦鄉村,向記者講述家鄉的巨大變遷,分享鄉村不斷發展的喜悅。
李倩倩代表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見證者。2018年,她從四川一家企業回到永壽縣創業,依托永壽縣40萬畝集中連片天然刺槐林優勢資源,發展蜜蜂養殖業。幾年來,公司迅速做大做強,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我今年重點關注‘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利好政策。”李倩倩說。
省人大代表、漢陰縣澗池鎮紫云南郡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紅霞是群眾眼中的實干家。她所在的紫云南郡社區承擔著全縣10個鎮的扶貧搬遷任務,安置易地搬遷群眾2688人。為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的目標,張紅霞帶著社區“兩委”班子積極爭取政策資金,引進社區工廠、打造農業產業園,讓群眾實現就近就業,不斷拓寬增收渠道。“我這次上會將圍繞‘在陜南山區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提出有關建議。”張紅霞說。
“近年來,我們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科技引領、典型示范、品牌強農的思路,輻射周邊的廣大農村區域,累計帶動5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在參與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鄉村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蓬勃發展的鄉村產業,越來越宜居的環境,不斷堅定著我們從事這份事業的信心。”省政協委員、陜西福瑞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軒洪亮說,“農業正成為越來越有希望、越來越充滿活力的產業。這次上會,我帶著‘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有關提案。”
代表委員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們見證了三秦大地鄉村的發展變遷,他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建議,也將化作“陽光雨露”,灑在廣袤大地上,推動陜西鄉村振興事業不斷結出累累碩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