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楊家溝革命舊址:賡續紅色血脈 凝聚奮進力量

2023-04-24 06:45:23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楊家溝村廣大黨員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紅色領航、綠色發展、多產聯動”為理念,積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

4月6日,講解員劉翠霞(右)向游客講述楊家溝的紅色故事。 記者 段承甫攝

  總書記,我想對您說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副館長、講解員 劉翠霞

  “我是一名紅色講解員,我熱愛這份工作和事業。我一定牢記您的囑托,更扎實地鉆研講解業務,更熱情地服務游客,把楊家溝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的人。同時,我要帶好年輕一代講解隊伍,鼓勵指導她們熱愛職業、精研業務,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記者 高振博整理)

  4月6日,天高云淡,陽光普照,黃土高原的溝峁間山花開得正艷。在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革命舊址,五星紅旗獵獵飄揚,像永不熄滅的火炬。

  楊家溝是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最后一站。1947年,中共中央在這里召開了“十二月會議”。“曙光就在前面”的號召從這里傳遍中國,奪取全國勝利的號角從此吹響。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楊家溝革命舊址,參觀了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毛澤東和周恩來舊居等,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

  殷殷囑托,深情厚望。如今,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紛紛來到楊家溝革命舊址,尋訪革命遺跡,聆聽紅色故事,凝聚奮進力量。

  追尋紅色印記 銘記初心使命

  楊家溝革命舊址位于楊家溝西邊的山腰上。沿著蜿蜒山路,一座座窯洞四合院錯落布局。1947年11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來到這里,這里也成為毛澤東轉戰陜北時期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講解員劉翠霞領著游客走進一座窯洞四合院。“1947年的‘十二月會議’就在這里召開。我們腳下的石板,正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走過的地方。”她深情地講述道。

  “十二月會議”主要討論并通過了毛澤東的重要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并向全黨發出“曙光就在前面,我們應當努力”的偉大號召。會議舊址一側,掛著影響中國歷史的革命先輩群像,一側掛著展現當時會議場景的油畫。展柜里,陳列著用來鋪桌子的羊毛毯。

  “總書記當時參觀時,不時駐足凝視細看,非常認真。”劉翠霞回憶道。

  再往山上走,是楊家溝革命舊址的“新院”。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就在這里。

  書桌、地圖、筆硯、油燈,毛澤東舊居內陳設簡樸,面貌依舊。那張簡單又古樸的辦公桌上,擺放著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11篇文稿。在這里,毛澤東戰斗、生活了120個日日夜夜,寫下40余篇光輝文獻及80余封電文稿。山溝溝的光芒照亮了中國。

  來自安徽的游客林長平此次陜北行,正是奔著紅色歷史而來。“非常震撼!正是這幾間土屋亮起徹夜不息的燈火,升騰起中國革命勝利的曙光。現在站在這里,我仍然感覺熱血沸騰。”從毛澤東、周恩來舊居緩步走出,林長平意猶未盡、感慨萬千。

  同行的游客李祥榮也感觸頗深:“這次不僅是參觀游覽,也讓我們接受了一場深刻的紅色教育。憶苦思甜,現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

  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歷時1年零5天,轉戰2000多華里,途經12個縣、38個村莊。楊家溝是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最后一站。1948年3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離開楊家溝,從吳堡縣東渡黃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從此踏上解放全中國的勝利大道。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我牢記在心。現在的楊家溝,已成為黨員干部和群眾尋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動課堂。”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館長常天民說。

  挖掘紅色資源 講好紅色故事

  常天民是土生土長的米脂人,也是一名文史愛好者。2019年起,他接任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館長。“在這里當館長,就不能不弄清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他說。

  常天民到各地尋訪,對黨中央、毛澤東轉戰陜北時期所經過的每個村莊都認認真真走了一遍。他經常去楊家溝周邊一些村莊,對照文獻資料,一次又一次探訪高齡老人,從他們記憶深處挖掘盡可能多的歷史細節。他撰寫了1.5萬字的《米脂縣楊家溝紅色資源挖掘報告》,并正在組織編纂《楊家溝黨史100問》。

  “去年,我們聽李村圪嶗的張尚德老人講述了流傳在村中的一個擦槍走火事件。這與文獻資料里記載的‘十二月會議’前夕的槍聲相契合,讓我們又一次捕捉到歷史的細節。”常天民回憶起收集資料的一個小插曲,饒有趣味地說。

  常天民還在2021年組織策劃了一次“偉大的戰略轉移——從楊家溝到西柏坡”主題巡展。“讓參觀者深刻體會和感悟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這是我們辦巡展的用意,也是我們今后推進楊家溝革命舊址保護和利用的著力點。”他說。

  2021年給習近平總書記現場講解的講解員劉翠霞,在這里工作了20個年頭。那次講解,成為她職業生涯最難忘的記憶。“當時,總書記夸我講得好,讓我好好講解,好好工作。我特別激動,深受鼓舞。”劉翠霞回憶道。

  講好楊家溝的紅色故事,是劉翠霞的職業信念。她不僅長期苦練講解基本功,還主動找各種機會“充電”。每年“七一”建黨節前后,是她最忙的時候,一天要講十多次,她開玩笑說,“干這行費鞋。”但不為人知的是,由于長期站立,她腿部患上了嚴重的靜脈曲張,快走幾步就疼。

  楊家溝革命舊址的紅色故事,劉翠霞已講過無數遍。但每次講解,她都全身心投入,和游客一起“重新走進楊家溝”,重溫那段崢嶸歲月。如今,作為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副館長,她依舊活躍在講解一線,堅持做一名紅色文化傳播者。

  張甜是這兩年新招進來的講解員。有一次,一名游客參觀時淚流滿面,這讓張甜深受觸動。“楊家溝革命舊址是一個神圣的地方,作為年輕一代講解員,我感到一種責任和使命,我要用心用情把楊家溝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的人。”她說。

  牢記殷殷囑托 凝聚奮進力量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楊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李永林忙得不亦樂乎。他組織村集體流轉閑置土地,種植矮化櫻桃和紅梅杏,建設高標準谷子基地。同時,他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發展庭院經濟。黃土高原上的這個紅色村莊生機勃勃。

  今年48歲的李永林,2021年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給了我們巨大信心,讓我們感到沉甸甸的使命。縣上正在加快建設楊家溝革命舊址景區,對我們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時不我待!”他說。

  “景區核心區面積3.62平方公里。目前停車場、游客中心、濱水休憩區已建好,‘記憶1947展館’計劃7月底建成。”楊家溝革命舊址景區現場負責人唐亮介紹說,景區建成后將進一步拓展游客游覽范圍,加深紅色旅游體驗,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72歲的馬永紅是楊家溝村的老黨員。自村里廢棄的豫章小學改建成曙光培訓基地后,他就時不時過去給學員們講述楊家溝的紅色故事。“我這人閑不住,要繼續當好紅色講解員,讓游客來了景區有更深的感受。”馬永紅說。

  村民郭滿富看準紅色旅游發展的好勢頭。他在自家小院辦起農家樂,幾孔窯洞既能吃飯又能住宿,每年給他帶來近10萬元收入。“現在楊家溝的名氣更大了,來的游客也多,夠我們忙活的!”郭滿富笑著說。

  村民馬振濤眼看楊家溝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開始種植應季水果。“我和婆姨種了30畝櫻桃,在旅游旺季十分暢銷,去年賣了20多萬元。” 60多歲的馬振濤一邊修剪櫻桃樹枝,一邊高興地說。

  一年多來,楊家溝村廣大黨員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紅色領航、綠色發展、多產聯動”為理念,積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去年,楊家溝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7元。

  “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楊家溝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們在鄉村振興中大展身手的力量源泉。今后,我們一定會繼續發揚革命傳統,踏實踐行總書記的深情囑托,運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帶領黨員群眾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李永林堅定地說。(記者 高振博 段承甫)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楊家溝村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浮山县| 信宜市| 丰城市| 肃北| 晴隆县| 合山市| 卓尼县| 若尔盖县| 巴东县| 七台河市| 文登市| 蚌埠市| 永兴县| 永寿县| 卓尼县| 丹阳市| 房山区| 利川市| 体育| 三亚市| 武穴市| 乐都县| 彭泽县| 海南省| 盐池县| 密山市| 墨竹工卡县| 芮城县| 双流县| 屏山县| 治多县| 闻喜县| 密云县| 佛教| 观塘区| 镇巴县| 静乐县| 贵州省| 伊吾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