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鳳蓮為學生們展示楊式太極拳 實習記者 李濟樸 攝
□ 記者 殷博華 實習記者 李濟樸
單鞭、提手上式、野馬分鬃……5月10日,在西安市雁塔區老年大學國英分校內,60歲的常鳳蓮正帶著班里的學生進行當天的練習。常鳳蓮是老年大學太極拳班的教師,也是國家級太極拳教練員。
提起楊式太極拳,常鳳蓮最大的夢想,就是將其傳承下去,希望大家在太極拳里“汲取”健康與快樂。
常鳳蓮年輕時是一名建筑工作者,上世紀80年代末期,她所在的企業不景氣,為了生活,她就試著從事煙酒副食和玉石生意。忙碌之余,她總想給自己培養一項興趣,讓生活充實起來。
1999年夏季,常鳳蓮在西安環城公園散步時,看見幾名老人在練習楊式太極拳。老人們整齊劃一的手勢和變化的步伐吸引了她的注意,也讓從小喜歡武術和文體活動的她萌生了學習太極拳的想法。
“楊式太極拳舒展大方、立身中正、動作柔和,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修身養性。”常鳳蓮說。
2000年初,常鳳蓮開始接觸楊式太極拳。初出茅廬的她雖然能跟上大家的動作,但總感覺缺少一股“韻味”。
“何為‘韻味’,就是神和形的高度融合。”為了學習楊式太極拳,常鳳蓮每天早晨和大家一起交流練習,還積極查閱各種資料。沒想到她越看越入迷,從簡單的練習發展到鉆研楊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
從1999年至2010年,靠著在建筑行業培養出來的那股韌勁,她不僅熟悉了拳法招式,也越來越癡迷楊式太極拳。有一次做飯時,常鳳蓮突然想到拳法中的招式“云手”,就隨手比劃了起來,絲毫沒有意識到手中的鍋鏟,結果把菜全都鏟飛出去,引得大家哭笑不得。
2011年,在機緣巧合下,她正式拜師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趙幼斌和扎西兩位老師,開始系統學習。
“師父在拳法上對我悉心指導、寄予厚望,我有責任把楊式太極拳傳給更多的人。”常鳳蓮說。
自2012年起,常鳳蓮多次開設“楊式太極拳公益培訓班”,并前往內蒙古、福建、海南等多個省區交流授拳。2015年8月,她在美國加州國際武術錦標賽上斬獲四枚金牌。“希望更多的人因楊式太極拳而受益。”常鳳蓮說。
2021年,古城西安迎來了盛大的十四運會,在師父的引領下,常鳳蓮組織團隊,榮幸參與了開幕式“第3篇章中國夢太極拳”文體表演。在她心中,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她要全力以赴。為了高質量完成演出,常鳳蓮在3個月的時間里,經常待在排練室,一遍又一遍去練習和提高。
“雖然已經打過很多次,但是那次卻是意義非凡,一招一式都必須達到完美和極致,再苦再累都值得。”常鳳蓮說。
楊式太極拳雖招式柔和,但長時間運動引起的胳膊疼、腿疼、腰酸等感覺,讓上了年紀的她也有點吃不消。尤其是夏季,更要忍著酷暑,一遍遍進行練習,但她從未抱怨,始終堅持著,直到表演結束,她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多年來,常鳳蓮還前往雅加達、曼谷、新加坡、首爾等地開展交流,定期舉辦公益性太極拳培訓,不斷擴大楊式太極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