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楊凌示范區菲格莊園,外媒記者品嘗當地“明星產品”。
5月15日,在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革命舊址,外媒記者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5月17日,參觀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院,外媒記者展示文創產品。
5月20日,在楊凌示范區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外媒記者采訪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宋協良。
5月14日,外媒記者與寶塔山合影。
5月17日,在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模擬駕駛室,外媒記者化身“駕駛員”進行沉浸式體驗,并稱贊中國軌道交通的先進技術。
5月17日,在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健康生活體驗館,外媒記者體驗陜西美食制作技藝。
夏日里的西安,石榴花開得正艷。
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順利舉行。在此前后,來自非洲、亞太、加勒比、中亞地區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名外媒記者走進延安、西安、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等地參訪交流,探索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密碼”。
“中國農業發展的秘訣是啥?”“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何以取得全面勝利?”“創新在中國發展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問題一個接一個,筆記本翻了一頁又一頁,外媒記者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著一個多姿多彩的中國。
“陜西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這次采訪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國歷史。”布基納法索記者納黛熱說,她在延安還體驗了剪紙和安塞腰鼓。
“這里的一切都讓人著迷!我渴望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所羅門群島的新聞評論員盧克·瑪尼一直想來中國,此次來陜,他想要探尋中國如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在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繁榮、和諧、聯通的中亞。
建交30多年來,中國同中亞五國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綻放的朵朵石榴花,也預示著中國和中亞國家將譜寫新的友誼,從西安出發開辟嶄新未來——
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正式成立;中國—中亞能源發展伙伴關系建立;金融、農業、數字創新等領域開展合作……100多份合作協議誠意滿滿,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勁動力。
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宣布將在全國各州試點推廣中國減貧經驗;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將農業作為雙方合作重點領域之一;中國和土庫曼斯坦將深化能源等重點領域合作……這些“老朋友”們,將與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拉動了近萬億美元的投資規模,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了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中歐班列成為連接亞歐的“鋼鐵駝隊”;中老鐵路使老撾從一個“陸鎖國”變身“陸聯國”……中國同沿線國家民心相親、理念相近、目標相契,留下了一個個代表友誼的“新地標”。
10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非凡成就,彼此“朋友圈”不斷擴大,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取得實打實的豐碩成果。
“中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此次峰會開啟了各國發展互利合作的新時代,能夠見證這一刻我非常開心!”哈薩克斯坦記者薩伊達·扎齊諾娃說。
長安歡迎大家再來!在中國和中亞國家的努力下,雙方將開啟合作新時代。我們期待明天更美好!(記者 李旭佳文/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